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股市長期穩定向好基礎沒有改變
近日,A股連續回調。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3月15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前期A股持續下跌,主要受外部環境、國內高估值板塊回調以及市場交易層面影響。目前A股已經調整到了一個合理區間。無論從國內經濟基本面、市場流動性還是企業業績來看,股市長期穩定向好基礎沒有改變,對股市長期走勢堅定看好。
外部影響消散后
A股將回歸國內基本面
談及前期A股調整,楊成長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是受外部環境影響。全球經濟政治局部動蕩,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在一定程度上超出市場預期,對市場產生了一定影響。另外一方面,投資者對中國股市關注熱點有再認識過程,近兩年我國特別強調高科技、數字經濟、“雙碳”轉型等,這些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但是如果市場資金過度追逐,在估值偏高的時候,就會自動調整。當前,中國經濟依舊要靠科技、數字經濟以及“雙碳”轉型推動。
“另外,資本市場投資者在快速機構化過程中,有階段性消化過程。近兩年,我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規模增長較快。市場調整之后,基民對基金風險有一定認識,在贖回過程中也導致了市場出現結構性調整。”楊成長進一步表示。
楊成長認為,外部環境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更多是在心理層面。外部影響過去之后,A股走勢還將回歸國內基本面。未來,市場在關注熱點板塊、熱點行業的同時,也會逐步把眼光轉向中國經濟中一些長期持續穩定增長領域。
三方面支持
長期堅定看好A股
楊成長表示,對A股長期堅定看好,出于三方面考慮:一是中國經濟基本面非常穩定。在全球經濟體中,只有中國當下經濟增長既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同時也保持了低通脹率、低赤字率和高就業,由此來看,我國經濟增長屬于高質量的增長。雖然今年政府定的GDP增長目標是5.5%,看似有所回落,但這主要基數因素影響,撇開基數因素,加上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疫情以來的這三年,我國經濟增速目標一直穩定在5%~6%,與我國潛在經濟增長率也是大致同步的。
二是國內流動性問題不必過度擔心。疫情以來,我國沒有搞大水漫灌,財政赤字率是逐年下降的。另外,貨幣投放相對穩定,強調跟GDP同步,所以后期也不存在回收流動性的問題。很多投資者擔心我國出現西方國家的情況,即因為出現通脹進行流動性收縮,進而影響資產價格。從本質上來看,我國不存在這方面問題。自疫情以來,中國兩大吸引資金的途徑,直接融資和金融投資都出現了較好的增長。
三是不用擔心中國的企業業績。去年上市公司業績增長較好,我國工業企業利潤創下歷史新高。撇開漲價因素來講,總體來看,這兩年企業的業績是平穩上升。而且,從今年前兩個月情況來看,開局是不錯,因為去年上半年的基數是非常高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主要生產需求指標回升。工業生產加快,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比上年12月份加快3.2個百分點;投資明顯回升,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2%,比上年全年加快7.3個百分點。市場銷售繼續改善,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7%,比上年12月份加快5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無論是從我國經濟基本面、市場流動性或企業業績,以及我國宏觀政策布局來看,我國股市長期穩定向好基礎沒有改變,仍然是結構性調整。”楊成長進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