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盛金控擬吸收合并國盛證券 A股上市券商有望增至44家
在政策以及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雙重推動下,近年來,證券行業通過兼并重組做優做強的成功案例不斷涌現。
近期,國盛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盛金控”)擬吸收合并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盛證券”),這意味著A股上市券商的數量將有望增至44家。
擬變更公司名稱和經營范圍
1月12日,國盛金控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整合資源、提高效率、聚焦證券主業,有效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實效,擬吸收合并公司全資子公司國盛證券
國盛金控表示,在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公司名稱擬由“國盛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國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也將從“國盛金控”變更為“國盛證券”,如此一來,國盛證券有望成為A股第44家上市券商。
同時,合并后,國盛金控的經營范圍也將發生一定變化。
具體來看,國盛金控原本的經營范圍成分較為龐雜,既包括“控股公司服務、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與咨詢、金融信息服務”,也包括如“橡膠管制造、電線電纜制造”等其他方面的業務。而本次吸收合并后,公司經營范圍將變更為“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融資融券、證券投資基金銷售、代銷金融產品”。
國盛金控表示,變更后的公司名稱和證券簡稱與公司主營業務范圍更加吻合,符合業務發展實際需要,與未來發展戰略更加匹配,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影響力。
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品牌效應優勢,提升公司綜合金融服務水平,更好發揮國盛證券作為江西省屬唯一證券全牌照企業的作用。
Co-Found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次吸收合并體現出證券行業的發展趨勢主要有兩點,一是行業整合,二是業務聚焦。隨著我國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和監管政策日益完善,通過合并,國盛證券可以實現資源配置優化,提高資本實力;同時減少管理層級,有利于提高經營效率、完善治理結構,為未來市場拓展和業務創新奠定基礎,增強競爭優勢!
優化組織架構 聚焦證券主業
2016年,國盛金控完成了對國盛證券的收購。目前,國盛金控的證券業務主要通過全資子公司國盛證券及其下屬企業國盛期貨、國盛資管、國盛弘遠進行運營。公司證券業務類型涉及經紀與財富管理、投資銀行、投資與交易、資產管理、資本中介等。
從財報數據來看,國盛金控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子公司國盛證券從事的證券業務,以2023年上半年數據為例,國盛金控2023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為8.97億元,其中國盛證券收入(合并報表口徑)合計8.8億元,占比98.1%。從國盛證券的經營情況來看,截至2023年6月末,國盛證券共設有24家分公司和157家營業網點,在江西省內設有96家分支機構,區域競爭優勢明顯。
而從國盛證券本身的業績表現和盈利能力來看,2023上半年,國盛證券(單體)實現營業收入8.7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05%;凈利潤2.03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62.69%,主要為自營業務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加、金融工具投資收益增加和轉回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導致。而細究其中,2023年上半年,國盛證券自營業務總收益(包括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共計2.08億元,同比增長397.57%。
從本次吸收合并中不難看出,國盛金控下定決心優化組織架構、大力發展證券業務。華福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周穎婕表示:“并購重組能夠快速提升券商資本實力、均衡業務結構,一定程度上提升抗風險能力,有利于券商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