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實施“秸稈變肉”和千萬頭肉牛工程 打造全國“大肉庫”
中證網訊(記者 宋維東)4月13日,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吉林省將實施“秸稈變肉”和千萬頭肉牛兩大標志性工程,打造全國“大肉庫”。
吉林省政府此前出臺了《吉林省“秸稈變肉”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以發展肉牛、肉羊、奶牛和梅花鹿四大產業為支撐,構建秸稈飼料產業集群,大力發展農牧循環經濟。
吉林省是全國重要的優勢肉牛主產區,肉牛總量規模、質量標準、種源建設等均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吉林省明確提出,要發揮畜牧業的中軸產業作用,實施“秸稈變肉”標志性工程,啟動1000萬頭肉牛建設工程,建設承載糧食及副產物轉化增值的畜牧大產業,打造全國“大肉庫”。
為此,吉林省將支持秸稈飼料化利用,支持秸稈養畜集中示范區建設,支持肉牛保險和投融資創新,支持肉牛大縣加快發展和基礎母牛擴群增量,支持肉牛良種繁育、規模養殖和精深加工。
具體來看,吉林省將加快秸稈飼料化利用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規模以上企業進行技術改造、裝備升級和產品研發,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促進秸稈資源就地轉化、就近利用、過腹增值。在全省選擇一批基礎好的縣市、鄉鎮和村屯,加快推進秸稈養畜集中示范區建設;鼓勵支持有條件的縣(市),整鄉、整村推進牛羊鹿養殖,形成“一鄉一品、數村一業”的產業格局。鼓勵支持有實力的大型企業牽頭設立肉牛產業發展基金;鼓勵金融機構、融資擔保機構開展肉牛政策性保險,每頭牛最高保額由1萬元提高至1.5萬元,保費不變;鼓勵銀行通過保險抵押開展肉牛貸款業務,對符合條件的肉牛養殖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給予貼息。
吉林省將對年度新增肉牛存欄排名前10位的縣(市、區),每年在中央和省級可用于支持畜牧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分配時給予獎勵;對肉牛養殖企業從國外新引進符合農業農村部標準的基礎母牛,規模超過50頭的按照每頭3000元給予一次性獎補,單個企業補助不超過500萬元;從省外新引進基礎母牛見犢的,規模超過50頭的按照每頭1000元給予一次性獎補,單個主體補助不超過200萬元。
此外,支持肉牛核心育種場和種公牛站建設,每個肉牛核心育種場補助200萬元,每個種公牛站補助100萬元;對從國外引進符合農業農村部標準的種公牛,每頭補助1萬元;支持延邊黃牛養殖企業使用胚胎移植技術,每枚胚胎補助500元;鼓勵各市縣統籌利用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政府債券及返鄉創業等方面資金,開展萬頭牛場、千頭牛場和屠宰加工等項目建設;支持肉牛精深加工和品牌創建,對年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的加工企業給予一次性200萬元獎勵,用于產品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