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動力:發布首款本體熱效率51.09%柴油機
中證網訊(王珞)1月8日上午9點,濰柴動力在濟南發布首款本體熱效率51.09%柴油機及重大氫能科技示范成果。
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動力董事長,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譚旭光匯報了濰柴動力首款本體熱效率51.09%柴油機科研成果、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和“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運行情況。國際權威檢測機構德國T?V南德意志集團將熱效率達到51.09%的認證證書頒發給濰柴動力。發布會上還舉行了山東重工·山東港口首批氫燃料重卡示范運營交付儀式。
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奧地利AVL公司、德國FEV公司、美國西南研究院、德國博世集團、德國緯湃科技,以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內燃機學會、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等,紛紛發來賀信和祝賀視頻表示祝賀。
挑戰極限 再攀動力新巔峰
熱效率是衡量內燃機燃油利用效率的標準,熱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節能減排的效果越顯著。2020年9月16日,濰柴動力在濟南發布了首款本體熱效率50.23%的商業化柴油機。時隔480天,濰柴動力再次刷新紀錄,柴油機本體熱效率首次達到51.09%。
據介紹,濰柴動力柴油機本體熱效率達到51.09%,這一技術的應用,將全面實現濰柴動力全系列全領域柴油機引領行業;對推動傳統內燃機行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在內燃機行業具有重要的技術引領作用。
“氫”領未來 打造氫能產業齊魯樣板
在推動傳統動力技術突破、低碳升級的同時,濰柴將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重要戰略方向之一。此次,山東重工集團向山東港口集團交付的首批重汽氫燃料重型牽引車,配套濰柴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系統,具有動力強悍、綠色環保、安全可靠、高效全勤等特點。
2021年,濰柴動力牽頭建設全國唯一的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與此同時,科技部與山東省簽署“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框架協議,依托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在山東開展氫能多場景示范應用,加快氫能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發展,打造可推廣、可復制的氫能產業齊魯樣板。
“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實施以來,在科技部和山東省的大力支持下,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建立了以濰柴動力為核心,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合攻關的創新協同體,加快產業鏈技術瓶頸突破和產業化落地,成功開發了15-200kW系列化氫燃料電池系統,其中200kW燃料電池系統在2021年10月參加了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基于高可靠性的燃料電池產品,開展了多場景應用示范工作。在氫能園區方面,首款大功率集裝箱式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首款30kW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在濰坊投入運行;開發了首款3噸氫燃料電池叉車,創建零碳排的物流搬運環境。在氫能港口方面,首艘80客位氫燃料電池客運船在濟南雪野湖成功下水試驗,實現零碳排航運;首個港口氫燃料電池重卡示范運營項目在青島港啟動。在氫能高速方面,首座高速公路加氫站在淄博投入運營;配套濰柴動力產品的49噸燃料電池重卡在濟南泰鋼至青島董家口港區路線運行超5000公里。
譚旭光表示,內燃機本體熱效率達到51.09%,新能源全面發力、大規模示范應用,濰柴“雙擎”驅動,堅定不移實現傳統高端動力和新能源動力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