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公司年報“首秀” 近六成營收凈利雙增長
北交所上市公司年報“首秀”收官。89家公司全部按時披露2021年年報,營業收入合計668.93億元,同比增長31.1%,盈利合計72.53億元,同比增長23.6%。其中,52家公司實現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占比58%。
2022年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北交所公司盈利承壓。盡管如此,不少北交所公司依舊堅定加大研發投入,持續修煉內功。
持續盈利能力強
從收入規模看,僅貝特瑞一家超過百億元,為104.91億元;介于50億元到100億元的僅穎泰生物一家,為73.54億元;介于10億元到50億元的公司有8家,介于5億元到10億元的公司有17家。
從收入增速看,73家公司同比增長,占比82%。其中,收入增速超一倍的有2家,佳先股份、貝特瑞分別同比增長232.4%、135.7%;長虹能源、蓋世食品等19家公司的收入增速介于30%到60%。
佳先股份表示,2021年公司新廠區生產經營穩定,產能逐步放大,為滿足旺盛的市場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公司通過不斷拓展銷售渠道,銷售業務實現較大增長。因疫情、海運費上漲以及原料價格上漲、供求關系緊張等因素影響,公司產品價格提升。
從盈利規模看,71家公司盈利超3000萬元,占比80%。其中,盈利超過1億元的公司有9家,貝特瑞以14.41億元居首,穎泰生物、同力股份分別以4.81億元、3.70億元排在第二名、第三名。
從盈利增速看,55家公司同比增長,占比62%。其中,貝特瑞、吉林碳谷、佳先股份、晶賽科技四家公司的凈利潤增速超過一倍。
Choice數據顯示,目前有20家北交所公司被認定為“專精特新”企業,占比22%。其中九成公司2021年營收實現增長,七成公司凈利實現增長。
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蔡芳媛表示,北交所公司主要集中在工業、信息技術、醫療保健、材料等具有高成長性朝陽產業的細分賽道中,公司普遍營收增速較好,持續盈利能力強。
不畏逆境鍛長板
2022年以來,受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等因素影響,不少北交所公司經營承壓,盈利能力減弱,成本上行壓力亟需紓解。
Choice數據顯示,一季度,34家北交所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滑,占比38%,其中14家公司降幅超20%;44家公司盈利下滑,2家公司由盈轉虧,4家公司虧損擴大。另外,19家公司一季度增收不增利。
面對暫時的困難,北交所公司堅定研發投入,修煉內功。
“我們不會在研發層面省錢,做好研發才是降低成本的捷徑。”多家北交所公司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當前挑戰很多、困難很大,但不會考慮用縮減研發投入的辦法來緩解運營壓力。
Choice數據顯示,2021年北交所公司研發開支合計31.72億元,同比增長42.8%。其中,29家公司收入或盈利同比下滑,但研發開支保持增長,占比33%;15家公司研發開支增速超過50%。40家公司2021年的研發開支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5%。2022年一季度,19家公司收入同比下滑,但研發費用保持增長,占比21%。
國源科技是一家地理信息數據工程服務專業提供商。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2.92億元,同比下降7.08%;凈利潤為538.50萬元,同比下降87.07%。但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90.4%,達6545.54萬元,主要系加大農業地理大數據平臺(國源地圖)建設投入所致。今年一季度,公司研發投入繼續保持增長。
北交所匯聚了一大批創新型中小企業。業內人士表示,盡管這些中小企業現階段規模較小,但其在關鍵技術和賽道上對我國產業鏈的完整性和核心技術的自主性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機構加倉賽道股
一季度,廣發多因子靈活配置混合增持貝特瑞381.37萬股,期末持股達425.51萬股,位列第九大股東。這也是公募基金首次出現在貝特瑞前十大股東名單中。
作為全球負極材料龍頭,貝特瑞2021年、2022年一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4.91億元、4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5.7%、120.1%;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41億元、4.5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1.4%、72.2%。
隨著業績向好,北交所公司正受到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的關注。其中,行業龍頭公司尤其受機構青睞。
一季度末,易方達創新驅動靈活配置混合新進為連城數控第十大股東,持股221.56萬股。連城數控是國內技術領先的光伏及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全球單晶硅龍頭隆基股份系公司第一大客戶。
南方穩健成長一季度加倉了長虹能源5.6萬股,期末持股升至35.77萬股。一季度末,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期開放混合新進為長虹能源第八大股東,持股41.84萬股。長虹能源為國內頭部堿電OEM企業。
高景氣賽道的北交所公司也是機構的“心頭好”。
華泰證券一季度新進為吉林碳谷第九大股東。受益于碳纖維行業高景氣,疊加公司產能及產能利用率的提升,2021年、2022年一季度,吉林碳谷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15億元、1.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6.1%、152.1%。
不過,機構人士提醒,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略差,投資者在布局北交所股票時,首先應關注增長確定性高的行業,挑選該行業中地位突出的企業;其次應關注抵御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能力強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