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上市軍團持續擴容 “硬科技”戰略初顯成效
日前,中國證券報記者從陜西上市公司協會獲悉,2022年陜西上市公司整體呈量質雙升態勢。陜西上市軍團體量持續壯大,總體規模保持穩步增長;上市公司營收大幅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兩板一所”表現亮眼,“硬科技”戰略初顯成效;直接融資創歷史新高,再融資效果顯現。
體量持續壯大
2022年,陜西區域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12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0家,全國排名第11位。已過會待上市公司5家,全國排名第13名。新增上市公司以華秦科技和萊特光電等為代表,主要分布在高端制造業領域。陜西上市公司在打造萬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萬億級能源化工產業集群以及萬億級文化旅游產業集群的進程中,不僅顯示陜西經濟的產業優勢與發展潛力,更肩負著為陜西經濟發展扛大旗、聚資源、提質量的社會責任。
截至2022年底,陜西A股上市公司數量增至75家。按板塊劃分,主板45家、創業板15家、科創板12家、北交所3家;按地區來看,西安56家,咸陽6家,寶雞5家,延安2家,渭南2家,漢中1家,商洛1家,銅川1家,榆林1家。A股上市公司數量穩居西北第一,西部第二,全國排名第15位。
截至2022年底,共有在審企業12家,接受陜西證監局在輔導企業9家。2022年,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企業上市進程明顯加速。其中,科創板新增4家,全國排名第6位。全省科創板上市公司總數達到12家,全國排名第10位。
2019年至2022年末,陜西省新增上市公司(含已過會待發行5家)數量共34家,累計增長率達73.91%,增速排名全國第2。陜西省積極搶抓科創板設立并試點注冊制改革機遇,充分儲備了一批科創板上市后備企業,彰顯了陜西“硬科技”的實力和優勢。
境外融資頻頻
2022年,陜西A股上市公司IPO融資金額達到98.91億元,全國排名第14位。
陜西A股上市公司再融資10家,其中7家增發,3家可轉債,全國排名第14位;融資總額為149.77億元,全國排名第16位。陜西上市公司再融資工具整體上以定增為主,2022年定向增發7單共計72.06億元,占當年股權融資總額的28.98%。資本市場有力支持和推動相關企業及全省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
2022年,陜西企業在境外資本市場融資頻頻。6月,三八婦樂科技集團以SPAC方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TENKU),募資6000萬美元。7月中旬,“商用車服務”第一股德銀天下登陸港交所主板,融資8.92億港元。10月底,隆基綠能啟動瑞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全省首家赴瑞士上市公司。11月,巨子生物以“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登陸港交所主板,成為陜西在港上市市值最大公司。
盈利能力提升
截至2022年底,陜西轄區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為1.38萬億元,占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的1.58%,在全國排名第13位。市值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為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隆基綠能)、國防軍工(航發動力、中航西飛、西部超導)和煤炭(陜西煤業),行業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市值合計分別占全省上市公司總市值的26%、23%和14%。
陜西轄區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合計分別達到5532.92億元和699.52億元,分別較上一年同期增長15.06%和32.36%。其中,營業收入增長額排名全國第9位,凈利潤增長額排名全國第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