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醫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4.63億元 持續夯實全球化運營能力
中證網訊(記者 李夢揚)8月27日,復星醫藥公布2024年度上半年經營業績。上半年,復星醫藥實現營業收入204.63億元,不含新冠相關產品,營收同比增長5.31%;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12.54億元,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6.46億元,環比增加0.37億元。
復星醫藥表示,2024年上半年,復星醫藥創新藥品收入超37億元,保持穩健增長。復星醫藥作為一家植根中國、創新驅動的全球化醫藥健康產業集團,持續推進創新轉型和創新產品的開發落地。
創新成果持續兌現
公司介紹,2024年上半年,復星醫藥進一步聚焦創新藥和高值器械,自主研發及許可引進的4個創新藥/生物類似藥共9項適應癥于境內外獲批,38個仿制藥品種于境內外獲批。
根據公司半年報,復星醫藥的核心制藥業務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46.77億元,創新藥業務在實體瘤、血液瘤、免疫炎癥等核心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在血液瘤、乳腺癌、肺癌等腫瘤領域有多項創新成果兌現,惠及全球患者。
據了解,復星醫藥自主研發的首款生物創新藥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注射液)作為全球首個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SCLC)的抗PD-1單抗,于2022年3月開始國內市場商業化上市,至今已覆蓋四項適應癥,廣泛覆蓋肺癌、消化道腫瘤等高發腫瘤,已惠及全球超7.5萬名患者。目前,漢斯狀的第五項適應癥一線治療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NSCLC)的上市注冊申請也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報告期內,復星醫藥自主研發的生物類似藥漢達遠(阿達木單抗注射液)4項新增適應癥獲國家藥監局批準,本次獲批后,漢達遠已獲批原研阿達木單抗在中國境內上市的全部8項適應癥,為成人和兒童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根據公司半年報,報告期內,復星醫藥通過經營現金流優化、供應鏈管理以及控制資本性支出等多項措施,保障穩健的自由現金流,實現經營現金流19.07億元,同比增長5.36%。此外,公司持續推進資產結構優化,加速現金回流。2024年以來,復星醫藥已完成處置及已簽約待收回的處置總額超20億元。
多項在研管線快速推進
復星醫藥表示,圍繞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產業投資等多元化、多層次的合作模式,持續豐富創新產品管線,并不斷聚焦差異化、高技術壁壘的產品研發,持續提升管線價值。2024年上半年,復星醫藥研發投入27.37億元;其中,研發費用為18.62億元。制藥業務研發投入24.06億元,占制藥業務收入的16.39%;其中,研發費用為15.72億元,占制藥業務收入的10.71%。
公司稱,2024年上半年,復星醫藥自主研發、合作開發及許可引進的4個創新藥/生物類似藥共9項適應癥進入上市前審批/關鍵臨床階段。制藥板塊專利申請達124項,其中包括美國專利申請2項、PCT申請8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37項。
在自研投入的同時,復星醫藥充分踐行開放式研發模式,通過發起設立、管理產業基金等方式開展研發項目的孵化和投入,確保創新研發的可持續性;報告期內,完成50億元深圳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的設立和備案。
國際化方面,公司表示,復星醫藥持續在創新研發、許可引進、生產運營及商業化等多維度踐行國際化戰略,提升運營效率,強化全球市場布局,海外商業化團隊近1000人,主要覆蓋美國、歐洲、非洲等海外市場。2024年上半年,復星醫藥實現海外收入55.1億元,同比提升15.13%,海外營收占比26.93%。
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表示:“在4IN戰略(創新、國際化、智能化、整合)的指導下,復星醫藥始終圍繞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聚焦創新研發,堅持科技驅動和產品驅動,持續夯實全球化運營能力,保持公司穩健可持續發展。展望未來,復星醫藥內部運營將進一步提質增效,繼續鞏固在血液瘤、乳腺癌、肺癌等腫瘤領域的優勢地位,拓展免疫炎癥、慢病和中樞神經領域的布局機會,加大與國際一流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在早期階段捕獲源頭創新產品。同時,積極推動優質產品出海,推進全球同步開發,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醫療創新整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