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仲雪:建議支持高性能橡膠新材料產業提升國產輪胎競爭力
中證網訊(記者董文杰) 在我國輪胎企業海外建廠和全球整合趨勢下,應用高性能橡膠新材料生產綠色輪胎成為中國輪胎提升輪胎產品質量、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一環。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軟控股份董事長袁仲雪建議,國家應大力支持高性能橡膠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并設定與濕法煉膠高性能橡膠新材料相應的出口退稅商品編碼及出口退稅率。
采用濕法混煉高性能橡膠新材料制備的高性能綠色輪胎相對于傳統輪胎,具有抗濕滑性能好、低滾阻、高耐磨、低油耗等優點,輪胎安全綠色環保性能顯著。
該濕法混煉高性能橡膠新材料可直接出口到國外,由于省去傳統方法下高耗能的前兩段密煉,一來使得輪胎企業海外建廠大大減少密煉設備的投資,二來使中國輪胎企業直接在國外戰略區域就地生產的輪胎質量有效提高,同時避免了所進口分散材料帶來的性能不穩定等各類問題;更因實現了屬地化生產銷售,可有效應對國際市場的“雙反”以及強制性輪胎標簽法,可助力中國輪胎企業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
“高性能橡膠新材料循環經濟綠色一體化項目”是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導,由怡維怡橡膠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擔、國家科技部立項支持的高新技術項目,其現階段主要產品為“高性能的濕法混煉橡膠新材料及濕法混煉輪胎胎面膠”,其產業化工作正在青島市董家口經濟區實施。截至目前,該技術已經申請發明專利60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17項。
袁仲雪指出,濕法混煉高性能橡膠新材料未來出口市場,主要是我國輪胎企業現在已經和未來將要設立輪胎工廠的國家,主要是美國、歐盟以及處于“一帶一路”沿線上的國家,因此,該產業發展值得國家大力支持。
同時,濕法混煉高性能橡膠新材料的前期研發和產業化投入了巨大資金,企業為創新付出了巨大的資金成本。目前,作為先進橡膠復合材料,濕法混煉高性能橡膠新材料尚沒有對應的出口退稅商品編碼,若按現有編碼40051000(與炭黑等混合的未硫化復合橡膠)歸類,則將等同于干法混煉的復合橡膠,不能退稅,因而嚴重不利于我國橡膠新材料產業和輪胎產業的發展。
為此袁仲雪建議,宜由財政部牽頭聯合海關總署和國稅總局,對該高性能橡膠新材料出口退稅的相應編碼給予研究,在40051000下設定相應的出口退稅商品編碼子目錄及出口退稅率,以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切實鼓勵自主創新,同時支持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盡早形成國際標準,以占領產業和技術高地,切實改變我國輪胎行業的不利地位,為我國輪胎企業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