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大幅回調,上證綜指一周跌去了近一年的漲幅。在股市大幅波動之際,固收基金再次進入大眾眼球。《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自2002年9月份,第一只債券基金南方寶元債券成立,截至2月9日,公募市場共有1525只偏債基金,合計規模為1.89萬億元,占公募市場規模(非貨基規模)比例為41.27%。
在公募基金20周年之際,市場誕生了37只自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翻倍的偏債基金,其中累計收益率最高的是興全可轉債混合,該基金成立于2004年5月份,截至2月9日,該基金累計收益率為654.28%,年化收益率為15.81%。
另外,能長期跑贏同類基金,位居前1/2的基金也屈指可數,據記者統計,截至2月9日,2013年以來,共有13只偏債基金每年業績均能位居前1/2。其中,招商產業債券A年化回報最高,年化回報率為8.23%。
逾九成偏債基金
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為正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2月9日,公募市場共有1525只偏債基金,這1525只偏債基金合計規模為1.89萬億元,剔除貨幣基金后,公募基金規模為4.58萬億元,偏債基金規模占比為41.27%。其中有1487只位主動管理偏債基金,這1487只主動偏債基金合計規模為1.87萬億元,占比為40.83%。記者統計發現,截至去年四季度末,28只主動偏債基金規模超過百億元,規模最大的是農銀匯理金穗3個月債券,為813.11億元。另外,中銀證券安進債券A和工銀瑞信泰享三年債券的規模也均超過300億元,分別為410.55億元和300.28億元。
記者統計發現,上述1487只主動偏債基金中,有1368只自成立以來取得正收益,占比為92.25%。記者剔除凈值異常波動的基金之后,截至2月9日,有37只偏債基金自成立以來的累計收益率翻倍。其中,累計收益率最高的是興全可轉債混合,該基金成立于2004年5月份,截至2月9日,該基金累計收益率為654.28%,年化收益率為15.81%。同期內,中債指數上漲68.6%,該基金跑贏中債指數608.14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債市遇挫后回升,截至2月9日,主動管理偏債基金平均收益率為0.09%,上述37只主動偏債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21%,跑輸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其中長信可轉債混合A收益率最高,為2.68%,在同類489只混合債券型基金中位列第3。債市自2016年10月份見頂回落,今年是否迎來建倉良機?
嘉實基金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經過2016年四季度及2017年全年的調整,債券市場前期積累風險已大幅釋放,配置價值已逐步顯現,但趨勢性機會還不明朗。從獲取債券票息收益來看,吸引力已經顯現,且中高等級信用債將好于利率債。
13只偏債基金
連續5年業績居前半營
無論是權益類基金還是固收基金,投資者均對其持續盈利能力非常看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統計發現,2013年以前成立的偏債基金共有246只。據記者統計,2013年到2017年主動偏債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為1.17%、20.67%、10.79%、-0.16%和1.95%,只有2016年的平均收益率為負。今年以來至2月9日,這些偏債基金平均收益率為-0.3%。
據記者統計,這246只偏債基金中,近3年業績均能位居同類前1/2的有52只,占比為21.14%,近4年業績均位居同類前1/2的39只,占比為15.85%,而在2013年至2017年的5年時間里,業績均能位居同類前1/2的偏債基金共有22只,占比為8.94%。這22只基金近5年年化平均收益率為8.29%,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1.41個百分點。
截至2月9日,這22只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為0.27%,領先行業平均水平0.36個百分點。其中有16只基金收益為正。而仍能位于同類前1/2的有13只。從基金公司來看,中信保誠基金旗下有2只,另外,國泰基金、中郵基金和銀華基金等11家基金公司旗下分別有1只。
2013年至2017年年底,這13只基金每年均取得正收益,今年以來至2月9日,僅國泰雙利債券A收益率為-0.22%,其余12只基金年內收益均為正。截至2月9日,這13只基金平均年化回報為6.42%,其中招商產業債券A年化回報最高,為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