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遠穩益增強30天持有債券基金9月6日起發行
中證網訊(記者 王鶴靜)8月22日,睿遠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睿遠穩益增強30天持有債券基金將于9月6日至9月20日公開發售,基金管理人和員工將認購3000萬元并承諾至少持有1年。
該基金為二級債基,也是睿遠基金推出的第四只基金。根據發售公告,該基金對債券資產的投資比例不低于基金資產的80%,股票及可轉換債券、可交換債券的投資比例合計不超過基金資產的20%,其中港股通標的股票投資比例不超過股票資產的50%。該基金將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通過積極主動的資產配置,力爭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
此外,睿遠穩益增強30天持有債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由侯振新擔任。侯振新現任睿遠基金固收研究部聯席總經理、睿遠穩進配置兩年持有混合基金基金經理。
資料顯示,侯振新,擁有12年金融機構投資經驗,曾任交通銀行總行資產管理部高級經理、資產管理業務中心資本市場部副總經理,中信銀行總行資產管理業務中心機構理財投資處處長、股權融資處處長,東證資管私募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經理,2022年6月加入睿遠基金。
據悉,侯振新長期從事債券投資、宏觀研究和大類資產配置。他重視資產配置和個券個股選擇,追求均衡配置,優選高性價比資產,力爭實現各類資產的協同配置;對于債券型基金的管理,嚴格遵循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定位,注重風險控制,追求低波動的長期穩健回報。
侯振新表示,秉承價值投資理念,通過可投資范圍內的多資產協同配置,依托專業化研究,有利于把握大趨勢下低波動的中長期投資機會。多資產協同配置策略是一個求解組合風險調整后收益最大化的體系化工程。在組合構建時,除了精選優質債券和股票資產,還會綜合考慮股票和債券的相關性、流動性和通脹風險對沖等多種因素,深入理解各類資產相互關系和風險要素,運用多種方式提升夏普比率,追求經風險調整后收益的最大化。
關于近期市場,侯振新表示,6月中旬以來,實體經濟層面和政策層面均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隨著近期市場調整,利率債和信用債具備配置價值,轉債存在結構性機會,股票方面低估值孕育著投資機會。
他表示,宏觀方面,相比之下,本輪經濟的回升將更多來自于內生因素,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輪復蘇可能節奏上較為平緩,幅度上也較為溫和,需要投資者多一分耐心。
其中,對于居民部門而言,隨著收入預期的逐步穩定,消費意愿有望修復。對于企業部門而言,隨著PPI和庫存均已進入底部區域,下半年有望迎來補庫驅動的盈利上行期。出口方面,上半年我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達到775億元,同比增長51%,大幅高于上半年-3.2%的出口增速,并拉高出口整體增速1.5個百分點,正成為我國出口新的增長點,以“新三樣”為代表的產業升級是我國經濟再上新臺階的重要推動力量。
展望投資機會,侯振新認為,利率債和信用債方面,具備配置價值。全球比較來看,相對于主要經濟體,中國目前的名義利率水平較低,考慮較低的通脹率后實際利率水平處于較高水平。而信用債方面,年初以來中短期票據、企業債、城投債信用利差全部收窄,且中低等級品種收窄幅度較大,產業債AA+品種評級利差處于歷史低位,性價比有所削弱。
轉債方面,存在結構性機會,他表示,從絕對價格角度,轉債當前中位數處于擴容以來的94%分位,整體估值并不便宜。但轉債估值受債券市場和權益市場的雙重影響,債券利率的趨勢影響需求端的穩定性,權益市場則影響轉債的回報預期。當前在流動性穩定的前提下,轉債估值會與權益市場偏同步窄幅震蕩,轉債存在結構性機會,例如高分紅股票的轉債,期權定價便宜的轉債等。
股票方面,低估值孕育著結構性機會。一方面,宏觀波動率的降低預計將推動未來股市機會主要呈現結構性特征。在跨過地產大周期拐點后,宏觀波動率的降低使得很多傳統投資周期驅動的品種未來成長空間削弱,中期維度有望持續增長的方向值得重視。結合當前的估值水平來看,鋰電池、汽車、互聯網等方向值得關注。另一方面,利率水平降低的環境下,穩定分紅品種的投資價值提升,在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無風險利率逐步下行的背景下,部分傳統行業穩定分紅帶來的股息回報顯得更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