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暗藏轉機 勇做基金逆行者謀破局
“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激勵約束機制,減少順周期共振。”近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做出上述表態。
回顧過往歷史數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近10年國內基金發行的“冰點期”都暗藏轉機,勇做逆行者進行“逆周期布局”意義凸顯。來自機構的數據顯示,在“冰點”期間買入基金,持有1年正收益率概率達80%,持有3年正收益概率達90%;鸸菊J為,通過激勵約束機制,平衡公募基金產品發行節奏,緩和產品與市場表現的順周期性,勢必將優化產品長期表現,加速行業良性生態循環,是堅持客戶利益至上的體現。
當“逆周期布局”蔚然化新風,投資者在市場低點時刻“有基可買”“有基敢買”,實現資金的正向良性循環,諸多行業困局和長期挑戰或將冰解的破。
逆向布局優勢凸顯
證監會近期公布活躍資本市場一攬子政策措施,其中明確提出“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激勵約束機制,減少順周期共振”,即通過激勵約束機制,促進基金管理人在市場偏高位時衡量基金產品的發行節奏,緩和公募基金發行與市場表現的順周期性;同時在市場低迷時逆市布局,開展產品創新,多樣化布局產品。
市場低點發行的基金持倉成本雖低,但投資者風險偏好往往也會收緊,發行面臨諸多困難。以往在銷售和規模導向下,公募基金行業出現在情緒高點發行產品的現象,高點入場的基民往往被過往上漲的業績吸引,實際上卻很難獲得較好的收益和投資體驗,不利于行業健康長久發展。
歷史數據顯示,“逆周期布局”真真切切地給投資者帶來更優回報。2022年年初,受疫情、地緣沖突及流動性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A股市場出現大幅調整。2022年3月與4月滬深300指數跌幅分別為7.84%和4.89%,在市場整體走勢較為低迷的情況下,部分基金管理人逆向布局,區間共計發行21只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數據顯示,成立一年后,這21只基金平均收益為正(積極投資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分別獲得2.25%和1.56%的平均回報),在市場震蕩下能夠在中短期扭虧為盈。
短期業績表現或許仍存較大波動,但拉長時間來看,市場低位時所布局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表現更優。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統計,2018年中期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市場持續走低,2018年7月至8月滬深300指數跌幅為5.03%。該區間內部分基金管理人積極布局新產品,為后續長期業績埋下伏筆。其中,該區間成立的積極投資股票型基金在成立后一年、三年、五年的平均收益率分別達到22.96%、169.69%、90.00%,偏股混合型基金成立后一年、三年、五年的平均收益率分別達22.45%、153.27%、71.21%。
據嘉實基金統計,近10年(2013年6月29日至2023年6月28日)A股市場共出現10次基金發行“冰點期”,在這期間買入基金,持有1年正收益概率達80%;持有3年正收益概率達90%。
“逆周期布局”意義凸顯。興證全球基金認為,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激勵約束機制,就是要發揮機構在研究和定價上的專業性,逆周期進行產品布局,引導基民在有估值保護的情況下買入基金,通過持有賺到錢,是行業正循環發展的關鍵。
踐行逆周期布局
早在去年4月證監會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引導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牢固樹立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的營銷理念,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踐行“逆向銷售”。
事實上,監管方面一直在鼓勵、引導基金公司進行“逆周期布局”。8月26日,證監會網站發布超過30只基金產品的批文,全行業翹首以盼的浮動費率基金、中證2000ETF、信創ETF等重磅產品來襲。這意味著,一場火熱的基金發行潮即將到來,市場將迎來更多創新產品,更能夠在當前情緒偏弱的環境下為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
同時,近兩年來面對市場信心低迷、新基金發行降溫,多家公募基金已經著手積極布局——有的績優基金宣布取消大額申購限制,有的積極自購與持有人深度綁定,還有的逆市出手新發基金。
“近期我們在加大對旗下績優權益基金持續營銷力度的同時,還逆市出擊發行了新的權益型基金,目前嘉實成長驅動和嘉實均衡配置正在發行中!奔螌嵒鹣嚓P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正在多措并舉響應逆向銷售和“逆周期布局”,近期還公告將出資5000萬元自購旗下權益類基金,與持有人實現利益共綁。
鵬揚基金相關人士表示:“最近我們的財富管理ETF成立,這不僅是市場首只財富管理主題ETF,也是在股市整體行情和金融板塊低迷階段‘逆周期布局’的產品,該產品的上市起到了活躍市場的作用。此外,我們的一只醫藥基金‘鵬揚醫療健康混合’也在發行,相信在經歷了醫藥行業低迷和醫藥反腐事件沖擊之后,可以給投資者帶來一個3-5年內很好的布局機會!
有意思的是,近期行業內出現一類新的營銷策略,部分基金管理人開始宣傳“買跌”的做法,將基金過往跌幅作為宣傳賣點,吸引投資者抄底買進。盡管“反向營銷”的合理性還有待商榷,但業內人士認為,“反向營銷”的熱度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管理人開始重視“逆周期布局”的思路。特別是對于指數類基金產品,或許有助于其在市場震蕩或低迷階段實現規模擴張。
另外,“逆周期布局”離不開投資者對于市場規律的認識和理解。如何讓更多投資者意識到“低點或為轉機”,成為基金公司在市場低點苦修的課題。
近期,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開始注重在市場行情低迷時與投資者加強溝通,發力投資者教育。天弘基金表示,為了更好地提振投資者信心,公司近期特別策劃組織了逆市營銷和投教活動,以“穿越底部、撥云見日”為主題,邀請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與天弘基金宏觀研究部負責人、基金經理陳敏就投資者關心的諸多問題進行深度對話。
除了最直觀的發行端之外,建立“逆周期布局”激勵約束機制,也體現在基金公司的考核與激勵約束機制等公司治理層面。國聯基金表示,在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基金公司對基金經理的考核標準將更加全面和細致,更注重中長期的投資策略和穩定表現。此外,公司也更加關注基金經理的風險控制能力和投資決策的合理性。希望能夠激勵基金經理更加積極主動地尋找投資機會,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共筑健康生態破解長期困境
當前,25歲的公募基金陷入“冰點時刻”,面臨諸多長期的困境與挑戰。一方面,曾經的核心資產和賽道股紛紛偃旗息鼓,市場行情極致分化,板塊輪動明顯加速,投資難度與日俱增,傳統的投研模式面臨巨大挑戰;另一方面,基金新發持續遇冷,存量市場也如履薄冰,清盤基金屢見不鮮,行業增速明顯放緩。在多重因素共振之下,基金公司的盈利也面臨巨大挑戰,隨著基金降費潮來襲,部分中小基金公司更將站在“生死線”上,降本增效勢在必行。
實踐中,“逆周期布局”并非易事!靶袠I內確實存在基金‘好做不好發’的問題,往往在行情頂部時受到追捧,市場低位時卻無人問津。今年以來市場持續低位震蕩,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權益基金發行確實受到影響!眹摶鸨硎。
一家基金公司渠道人士坦言,“逆周期布局”的困難之一主要體現在銷售端。銀行客戶經理對權益類和“固收+”基金普遍呈抵觸情緒,客訴壓力較大,不愿主動向持有人推薦含權類產品,持有人風險偏好也明顯降低,申購權益類基金的熱情明顯降溫。從基金公司層面來看,投資者相對保守的心理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資金的流動性壓力,首發規模較低難以覆蓋投研和營銷成本,此外還存在無法成立和短期內清盤的風險。
事出必有因。在高點買入基金產品的投資者,市場下落之時信心受損,更難以在低點時買入,進一步加劇“好做不好發”的行業困局。而基金公司開始“逆周期布局”,平衡發行節奏,減少基金產品的順周期共振,恰是打破這一困局的關鍵一擊。
從基金行業生態的角度來看,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激勵約束機制,有助于引導行業在市場低迷時期做出適應性調整,著眼于基金產品的長期業績。在鵬揚基金看來,“逆周期布局”看似與商業盈利的邏輯有偏差,實際上是堅持客戶利益至上的體現。如果能夠形成全行業逆向營銷的氛圍,則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其積極效應,也有利于優化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對于基金公司和銷售渠道而言,也可以通過逆向布局提升投資者盈利體驗來積累自身的品牌口碑,夯實業務發展基礎。
國聯基金認為,逆向布局能夠激發基金管理人的創新和競爭力,對基金經理提出更高的投研要求,并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此外,逆向布局也有助于降低市場風險,避免順周期經常出現的追漲殺跌風險。
“‘逆周期布局’是逆向投資策略的具體表現,有望改善資金抱團現象,也是在積極踐行長期主義。”嘉實基金表示,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還有利于樹立正確的價值投資觀念,提高權益投資比重,形成更為多元的投資范式,營造良性發展的市場環境。
針對基金公司如何更好實現“逆周期布局”,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建議,一方面,基金公司應進一步建立從投資到決策各個環節的科學完善的投研體系,擴大團隊人員的能力圈,提高投資研究的核心能力,力求為投資者創造較為長期、穩健的收益;另一方面,不斷強化風險意識并增強風險識別能力,完善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最大限度保護投資人利益。此外,進一步加強投資者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幫助投資者增強風險識別能力,從而避免盲目跟風或情緒化操作,減少投資行為中的非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