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宣傳“內卷”不再 基金考核著眼長期
以往開年火熱的“基金年度業績宣傳戰”今年硝煙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公募對旗下產品三年期、五年期乃至十年期等長期業績的宣傳。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了解到,公募聚焦長期業績宣傳,旨在引導投資者長期持有和價值投資,提高投資者獲得感。在業績宣傳轉向的背后,是基金公司考核機制的改變,淡化一年期業績考核,三年期、五年期業績考核等長期考核占比不斷增加。
年度業績宣傳不“卷”了
近年來,新年伊始,各家公募基金公司都會在公司網站、微信號等平臺上宣傳公司過去一年業績表現較好的產品。2024年一開年,各家公司對于產品的一年期業績宣傳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對產品三年期、五年期等長期業績的宣傳。
自1月2日以來,隨著天相投顧、銀河證券、晨星中國等基金評價中心發布公募基金長期業績榜單,不少基金公司將年度業績宣傳的重點落在產品的十年、五年等長期業績上。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年度業績宣傳榜單上,十年期、五年期業績宣傳居前且占據榜單大部分篇幅。
“等各家基金研究機構業績榜單發布后,我們還是會在網站上宣傳一下,但今年我們重點宣傳三年期業績,引導投資者關注基金的長期業績表現。”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營銷負責人表示。
短期業績難論“英雄”
“年度成績不僅是基金經理主動管理能力的體現,更主要是產品投資方向所確定的行業主題貝塔的反映。”一位資深基金研究人士說,各家機構對業績宣傳也已經達成了一種共識,就是側重基金的長期業績。
一家基金公司渠道人士表示,一年的業績并不能完全反映基金經理的能力,尤其是賽道型選手,即便在某一年取得了領先的業績,但沒有經歷完整的牛熊周期,市場風格轉變后,其業績可能出現波動,也就是所謂的“冠軍魔咒”。他表示,過去基金公司大肆宣傳一年期業績,導致投資者跟風買入,出現虧損。為了提高投資者的獲得感,公司寧愿犧牲一些短期的規模,也不愿再對年度業績進行過多的宣傳。
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營銷部門負責人介紹,2023年他們公司有部分產品取得了不錯的收益率,但與往年不同的是,2024年公司對2023年全年的業績沒有做任何宣傳推廣。他坦言:“其實我們有準備海報,但最終決定不做任何宣傳了。”他解釋,一方面是因為2023年市場調整幅度較大,雖然有亮點,但公司整體賺錢效應不如過去幾年,而且整個公募基金行業也鮮有公司大張旗鼓地宣傳去年的業績;另一方面,出于投資者教育的考慮,公司越來越淡化短期業績和排名的宣傳,取而代之的是呈現三年、五年業績,引導投資者長期持有以及價值投資。
不過也有小型基金公司市場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會適當對2023年業績較好的基金經理和產品進行一些宣傳。他承認,這是出于擴大管理規模的考慮,2023年因為多只產品凈值回撤,公司整體管理規模下降,在股東等各方的壓力下,公司需要保持管理規模的穩定。但他強調,2023年取得較好收益的基金經理具有多年投研經驗、在公司任職多年,在過往也有多個年份取得了較好的業績,公司對其宣傳主要還是肯定其投資能力,并不是以一年的業績來論“英雄”。
增加長期考核權重
除了外部宣傳關注基金的長期業績,在基金公司內部,對基金經理長期考核的權重也在不斷增加。
“公司給予近兩年與市場熱門風格不符的基金經理很大的寬容度,不考核其一年期、兩年期業績,不給基金經理過多壓力,讓他們的‘深度研究之花’結出‘優秀業績之果’。”一家中型基金公司高管說,“我們就有一位基金經理,在這樣的考核機制下,從原來的籍籍無名,到現在已躋身頭部基金經理的行列。”
在調研中,當問及考核辦法,幾乎所有公募都在逐步增加三年期考核的權重。中科沃土基金表示,在考核指標方面,明確了應當包括經濟效益指標、合規風控指標和社會責任指標,弱化規模排名、短期業績等考核比重,強化長期投資業績考核,并新增投資長期收益率考核指標;對投資業績的考核周期以三年及以上為主。
“在業績考核方面,公司重點考核三年、五年的業績,弱化一年期業績考核占比,鼓勵投研團隊更加錨定具有長期機會的投資布局。”某大型公募高管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