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購與調研齊頭并進 公募機構尋找突圍之路
在今年以來波動的市場環境下,朱雀基金、睿遠基金已紛紛宣布,將于近期運用公司固有資金申購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此外,不少基金經理也“自掏腰包”,積極申購自己管理的公募產品,張坤、焦巍、李曉星等頂流基金經理也頻頻現身調研。
一位基金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市場磨底,但基金公司正在通過自購積極把握底部布局機遇;頂流基金經理頻頻現身調研,也意味著基金經理在震蕩市積極挖掘投資機會,優質個股的投資機會或已顯現。
積極自購大舉抄底
2月2日,朱雀基金發布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和對公司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公司將于公告之日起10個交易日內使用固有資金申購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擬申購金額合計不低于2000萬元,并承諾長期持有(1年及以上)。
并且,根據朱雀投資微信公眾號消息,2024年以來,朱雀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朱雀股權”)累計使用固有資金申購朱雀基金旗下基金產品超3000萬元。
除朱雀基金、朱雀股權外,睿遠基金也于1月25日宣布,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信心,公司將于公告之日起10個交易日內使用固有資金1億元申購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
1月10日,嘉實基金在公告中表示,自公告之日起12個月內,擇機使用固有資金增持嘉實京東倉儲基礎設施REIT不超過1000萬元,并且本次增持的基金份額在本次增持計劃實施期間及屆滿后6個月內不會通過大宗、協議轉讓或競價交易的方式進行減持。
此外,近期部分基金經理同樣積極自購旗下基金。2月1日,國金基金在致投資者的信中表示,公司量化團隊核心成員——量化投資中心總經理、基金經理姚加紅分別自購國金量化多因子、國金量化多策略各100萬元,副總經理、基金經理馬芳分別自購國金量化多因子、國金量化多策略各50萬元。
在螞蟻財富等社區平臺,多位基金經理還曬出自己的定投計劃和基金實盤。例如,2月1日,永贏基金張璐定投加倉2000元,目前他的基金實盤總金額約為11.18萬元;德邦基金雷濤、弘毅遠方基金許智程、國泰基金梁杏、天弘基金郭相博目前的基金實盤總金額分別為90.70萬元、50.52萬元、33.37萬元、23.99萬元。
頂流基金經理頻繁調研
除積極自購外,近期頂流基金經理頻頻調研優質上市公司。
運動鞋代工龍頭華利集團2023年11月2日的一份調研紀要顯示,當天有52家機構參與調研,知名基金經理張坤、焦巍等現身調研名單。在此之后,還有58家機構分6次調研該公司,其中不乏李曉星、張萍等知名基金經理。
張坤、焦巍等知名基金經理調研后不久,華利集團隨即開啟上漲攻勢。從2023年11月底開始,該股一路上漲。2023年11月30日,該股盤中最低價為45.33元/股;2024年2月2日,該股盤中股價一度創近期新高,最高價為58.15元/股,期間漲幅超過28%。
華利集團2023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知名基金經理傅友興管理的廣發穩健增長、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等基金,兩只基金分別持有該股550萬股和502.2萬股。并且,該股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還出現了兩個社保組合的身影。
根據公募基金2023年四季報披露的信息,華利集團尚未進入張坤、傅友興、朱少醒、焦巍等知名基金經理的前十大重倉股。但經過深入調研,該股或已進入這些知名基金經理的觀察名單。
開年以來,盡管市場震蕩,但各家基金公司積極調研,挖掘優質個股。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已有900余家上市公司受到機構投資者調研。其中,被調研次數最多的個股為安培龍,被調研總次數達29次;匯川技術被調研總次數為14次;科德數控、民爆光電被調研次數均達13次;蘇州銀行、玉馬遮陽等公司被調研總次數均超10次。
在參與調研的公募機構中,博時基金調研總次數為196次,成為最勤奮的基金公司;華夏基金、嘉實基金調研次數均超150次;鵬華基金、銀華基金等基金公司調研總次數均超100次。
優質企業投資機會或已出現
無論積極自購還是調研,都代表著基金公司在低位布局,基金經理也在震蕩市積極挖掘投資機會,優質股票的投資機會或已出現。
張坤近期就對優質企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全球很多國家的優質企業仍然維持著相比普通公司更高的估值溢價,但國內優質企業的估值溢價已收斂至很低水平,甚至對一些公司來說已經完全消失,投資者從過去相信優質企業中長期高確定性的增長到幾乎不再相信,甚至對一些公司的定價反映出“價值陷阱”的預期。
“此時投資優質企業已經不再需要‘企盼偉大的結果’,只是‘相信普通的結果’即可。”張坤說。
“投資不簡單。”傅友興在季報中表示,“投資于A股市場,要在中長期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既需要規避系統風險的沖擊,又需要結合產業結構的變化,重點把握其中的結構或行業性投資機會。”
傅友興表示,市場經歷持續的調整后,從估值角度看,目前處于相對低位。后續隨著經濟的企穩,股市有望逐步回暖,市場的結構性機會將逐步增多。投資重點在于以下幾個方向:經營現金流良好、具備高分紅意愿和能力的高股息資產;自身競爭優勢明顯、受益于內循環且有望持續提升市場份額的內需類公司;具備產業全球競爭力、可通過國際化擴張實現持續增長的企業。
朱少醒提示,當前A股市場的整體估值處于長周期中極有吸引力的位置,當下權益資產處在很好的風險收益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