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樂晟資產:中國經濟有韌性 重視資產重估良機
2017年,中國經濟企穩并向上,進入了一個新的盈利周期,港股和A股市場反映了這一經濟基本面。在2017年取得不俗業績的源樂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判斷,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這一特定的發展階段必然會對應特定的投資機會,包括存在顯著重估機會的行業等都將迎來發展良機。
中國經濟有韌性
源樂晟資產表示,戰略性機會一定來自于對最本質的基本面的理解。源樂晟在2017年取得的收益,最重要原因的是把握住了經濟和盈利周期帶來的機會,同時對各產業景氣度和產業格局做了前瞻性的判斷。2018年,投資者依然不應低估中國經濟的韌性和盈利能力,2018年的盈利有上行風險,龍頭公司的盈利會超預期,而且由于國內外機構投資者的進入,這些公司的估值會全球化,使得龍頭企業進入較長時間的慢牛格局;由于利率的高企,估值高的、盈利向下的行業和個股依然存在較大的下跌風險。2018年前半段先掙盈利的錢,2018年后半段如果金融去杠桿取得了重要突破,以銀行為代表的中國資產進一步重估的路徑將會更加清晰。
源樂晟資產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方向型資產一定是時代特征的產物,未來五個方面的低估或重估機會值得重視。
第一,中國經濟進入韌性十足的增長階段,很多行業并沒有充分反映經濟的這一特征,因此存在著顯著的重估機會,典型的方向是優質銀行和傳統印象中的強周期行業。第二,伴隨著經濟從高速進入中低速增長階段,大量成熟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必然會沿著U型曲線的右側進入大幅提高的趨勢中。第三,部分格局穩定的行業將會出現“123現象”(行業規模增長10%左右、行業龍頭收入增長接近20%、龍頭利潤增長接近30%),而投資者可能有意無意地低估了經營杠桿效應。第四,消費增長彈性疊加消費升級是高質量增長階段的應有之義,未來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或增強整體消費邊際。第五,泛制造業的升級和創新將是促進經濟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的驅動力,包括各領域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生物與基因技術、汽車新能源化及智能化等。
“有驚無大險”
源樂晟資產認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將是2018年經濟工作的一個關鍵主線。風險處置方案的落地力度和節奏將在特定階段,通過影響市場流動性、利率水平以及市場情緒的方式給市場帶來階段性的擾動。不過,管理層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并且中國經濟當前階段的內在“韌性”為經濟和金融體系吸收和化解一定的擾動和沖擊提供了最為堅實的基礎。因此,對市場風險層面的整體判斷是“有驚但無大險”。市場如果因為去杠桿的原因導致波動加大,那么就是很好的買入機會,類似于2017年的4、5月份的情形。
對于近期關于市場風格是否會發生轉變的討論,源樂晟資產表示,2017年之所以出現行業龍頭跑贏小市值公司、價值跑贏成長、周期跑贏成長,最重要原因在于龍頭公司、價值類公司和周期類公司的盈利出現了大拐點,而這些公司估值又在相對底部。況且,很多所謂的“成長”就是小市值公司,這些公司是否具有成長能力還值得商榷。所以投資者在當前時點應該做的是判斷相關上市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去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