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預期人氣板塊結構分化將加劇
近期A股市場的結構性特征凸顯,消費、科技、醫藥等人氣板塊表現相對弱勢,部分投資者對于核心資產賽道“可能過度擁擠”的疑慮有所加劇。來自私募機構的最新研判顯示,盡管各方對于相關人氣板塊是否存在資金過度抱團的現象仍有分歧,但相關核心資產賽道可能出現的個股分化加劇,正在成為不少私募的一致預期。
股票倉位維持高水平
16日有色、鋼鐵、煤炭、化工等周期板塊,全線放量上漲。然而,今年以來A股市場三大人氣板塊之一的科技板塊,整體表現較弱,半導體、元器件等細分行業出現逆勢下跌。
某私募第三方機構16日發布的國內股票私募倉位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6日收盤,國內股票私募的平均股票倉位為77.90%,盡管較前一周環比微降了0.32個百分點,但整體仍徘徊在今年以來的高位。其中,有58.11%的股票私募倉位超過八成,而倉位低于五成的股票私募占比僅為13.70%。分規模來看,百億級股票私募的平均倉位高達82.16%。
進一步從股票私募機構整體的配置方向來看,目前私募機構在資產組合上,整體依舊保持了對于消費、科技、醫藥三大人氣板塊的集中布局,部分個股出現機構資金普遍標配、或是機構投資者集中抱團的情形。
關注內部結構分化
對于近期A股市場出現的風格和結構性差異,止于至善投資總經理何理分析稱,目前公私募機構的整體倉位水平整體明顯高企,機構投資者對于大消費、科技等核心賽道,依舊保持了較強的投資偏好。需要指出的是,科技、白酒、醫藥、新能源汽車的交易和持股,可能都已經較為擁擠。前期部分消費白馬股的盤中閃跌,以及上周五白酒股的集體下挫,已經對市場主流資金偏好的延續帶來一定壓力。從投資機會和投資風險兩方面看,相關板塊總體估值偏高、交易相對擁擠。這勢必會對其長期投資價值帶來負面影響,但并不意味著其中的優質標的不會繼續上漲。投資者更需要關注具體公司的持續競爭力,對于公司長期股價表現做出定性分析。
壁虎投資總經理張增繼表示,在今年以來市場整體賺錢效應相對較高的情況下,部分人氣板塊資金密集、機構持股水平較高是常見現象。雖然在一些核心人氣板塊上,資金追捧較為集中,但部分公司依舊值得布局,而有的公司明顯已經不適合再追入。現階段對于相關人氣行業,更需要區分同行業中不同公司的成長性,關注個股風險。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表示,目前公私募整體倉位處于高位,持股也相對集中。這主要由于在今年特殊的宏觀環境下,機構更傾向于抱團那些未來業績增長確定性高的行業及板塊。現階段觀察美股和港股市場,也會發現類似情況。對于投資者而言,一方面,部分人氣板塊可能顯露的階段性退潮趨勢,值得重點關注,尤其警惕一些個股因業績不及預期或消息面的負面擾動而出現急跌風險;另一方面,對于具體個股的長期投資邏輯和投資價值,也應當有客觀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