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8月29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作了國務院關于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財政部部長肖捷作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值得關注的是,肖捷在報告中透露,下一步將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研究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社;鹗罩г鲩L較多
就總體經濟情況,何立峰指出,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總的是好的,上半年我國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綜合分析國內外有利和不利因素,按目前趨勢初步預計,下半年經濟有望保持平穩運行。對照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總表,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居民收入、財政收入、貨物進出口等預期指標經過努力能夠完成,脫貧人口、能耗強度、棚戶區改造等約束性指標有望順利完成,投資、利用外資等指標完成難度較大,需付出更大努力。
肖捷介紹,今年1月至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0762.46億元,增長10%。
分行業看,能源原材料行業稅收高速增長,中高端制造、批發零售、房地產等行業稅收增長較快,建筑業、金融業受營改增減稅效應影響稅收下降。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社保基金收支增長較多。肖捷表示,1-6月,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1392.9億元,增長28 .8%。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支出24672.9億元,增長23.8%;鹗罩г鲩L較多,主要是部分省份啟動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及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整合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并提高了籌資水平。截至6月底,基金累計結余73586.6億元。
研究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
肖捷在報告中指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研究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所謂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即由個人自愿建立個人養老賬戶,對在規定額度內進入該賬戶的收入,以及在賬戶中投資運營的收益暫不征稅,其應繳個人所得稅可延期至將來領取養老金時再征收。
6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從三個層面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措施,其中首次明確加大財稅等政策扶持,加快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可以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更好滿足群眾養老保障需求。
此外,肖捷還透露,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建設總體方案已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
南都記者注意到,該方案于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上被首次提出,在今年5月23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上獲得通過。
早在去年年底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肖捷就將“研究制定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建設總體方案”部署為2017年重點工作。今年“兩會”期間,肖捷也提及,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度,增加稅前扣除的一些專門項目,需要相對成熟的社會配套條件。
“作為稅收征管部門來說,需要掌握與納稅人收入相關的涉稅信息,以保證新的個稅制度改革能夠順利實施”,肖捷說,而收集與納稅人收入相關的涉稅信息,就要通過建立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實現。
不過,建立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共享還有不少障礙。中山大學財稅系教授林江曾表示,納稅人的工薪收入、財產收益、家庭成員情況等信息分屬不同部門掌握,只有實現跨部門、跨地區的涉稅信息聯網,才能建立健全的自然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為個稅改革全面落實打好基礎。
地方債風險化解要終身問責
兩份報告均提到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問題。何立峰在報告中指出,盡管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逐步規范,但仍需積極穩妥化解累計的地方債務風險。財政部部長肖捷也提到,要堅決堵住違法違規舉債的“后門”,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
何立峰稱,目前我國重點領域風險總體可控,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逐步規范。
從落實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五次會議預算決議情況方面看,肖捷指出,財政部門健全了地方政府債務監管政策。出臺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堅決制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等文件,明確正面導向,設定“負面清單”,嚴禁借PPP、政府投資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
此外,核查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問題并公開曝光典型案例。組織核查部分市縣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嚴格依法依規問責處理,相關責任人被給予撤職、行政降級、罰款等處分。
今年5月,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曾表示,目前已分3批公開通報部分市縣政府和金融機構的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根據公開報道,南都記者梳理發現,3個多月來,財政部又通報查處兩起。6月30日,財政部通報駐馬店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舉債8.18億元;7月12日,財政部通報湖北省查處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違法舉債問題,相關責任人受到嚴肅問責處理。
在下一步財政工作中,肖捷強調,要督促地方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問責追責和查處力度,完善政績考核體系,做到終身問責,倒查責任。
此外,在化解地方債風險過程中,要堅持堵后門、開前門嚴控增量,堅決堵住違法違規舉債的“后門”,地方政府一律采取發行政府債券方式規范舉債,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同時,開好合法合規舉債的“前門”,適應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合理確定分地區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穩步推進專項債券管理改革。積極穩妥化解累積的債務風險。
采寫:南都記者 王秀中 蔣琳 卜羽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