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創業板表現確實不錯,大家的投機氛圍就比較濃。現在只靠創業板的行情不可能推動整個盤面,只是說現在氣氛不好,機構拿一點小資金在做創業板,更多是娛樂性。”受訪機構人士指出。
A股異動信號
突然間,市場可以爭議下一輪行情的走勢。
藍籌還是中小創,醫療行業還是金融地產?
起源于不少風格明顯的個股,在二級市場的走勢轉向。本報記者追蹤此前的熱點股,資本操作的方向似乎出現轉變的跡象……(李新江)
連日來,多只個股集體上演“過山車”行情。
4月12日,誠邁科技(300598.SZ)、盤龍藥業(002864.SZ)、必創科技(300667.SZ)、萬興科技(300624.SZ)等個股紛紛大跌,而在這之前,這些個股均是連漲多日的強勢個股。
4月13日,這些“妖股”再次下跌,風險持續釋放。其中誠邁科技再度跌停,必創科技、藍曉科技(300487.SZ)等個股接力跌停板,萬興科技、盤龍藥業也繼續收跌。
短時間內急轉而下的行情也讓市場風險急劇蔓延,同時游資則紛紛撤離異動個股。
“妖股的行情都是短期的,不可能持續。之前這部分股票受追捧是因為次新股疊加一些概念炒作,但其實他們的泡沫很大,而整體市場情緒其實還是偏向謹慎的,因此前期大幅上漲的行情沒有持續,反而逐漸走弱。”4月13日,上海某私募基金經理指出。
股價起伏公司“發慌”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這批“妖股”在本次大跌前都是連續多個漲停板的強勢行情,多則有萬興科技的13個漲停板,盤龍藥業的10個漲停;少的也有智能自控(002877.SZ)的4個漲停,必創科技的6個漲停。
而由于連續多日大幅上漲,這些公司也基本都曾進行過停牌核查,有些個股甚至不止停牌一次。
譬如盤龍藥業在3月29日進行了第一次停牌核查,隨后于4月2日復牌,但復牌后依然漲勢不減,因此4月10日,盤龍藥業繼續停牌核查。
不過,在4月12日再次復牌后,盤龍藥業也未能逃過這次的集體暴跌潮,當日收跌6.08%。
就在同一日,必創科技也公布了自查情況并復牌。同樣未能幸免,當日必創科技收跌5.13%。
“股價主要是市場行為,股票都沒有一直漲一直跌,是正常的波動。我們在復牌的時候發了核查公告,也表明公司沒有影響到股價的任何行為。其實近期的下跌也比較普遍,還是希望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謹慎投資。”4月13日,必創科技一位證券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這兩日連續跌停的誠邁科技則是其中走勢最為嚴峻的案例之一。在3月21日至4月10日之間,誠邁科技曾經歷了8個漲停,但緊接著利空消息不斷,大股東拋出減持計劃以及一季度業績預虧,種種風險疊加下誠邁科技失守。
一位誠邁科技證券部人士表示,“我們之前已經做過股價異動內部核查,這次下跌之后還沒有達到偏離標準,如果達到標準也會進行相關核查,進行披露。”
“大妖股誠邁科技今晚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由盈利轉虧損550萬至700萬,這只個股由于蹭上了次新板塊和芯片概念,最近連續多個漲停。這種股票沒有什么邏輯,就是賭,被套了千萬別死扛或補倉。”有機構人士點評稱。
事實上,不少機構人士在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溝通時均表示,“妖股”的回落是必然的。
“前一段時間創業板表現確實不錯,大家的投機氛圍就比較濃。現在只靠創業板的行情不可能推動整個盤面,只是說現在氣氛不好,機構拿一點小資金在做創業板,更多是娛樂性。”4月13日,北京某中型券商策略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前述私募基金經理亦指出,“個股短期的行情持續性太差,現在市場仍是價值投資主導,仍然看好大盤藍籌股。”
當然,隨著泡沫的破裂,這種炒作模式也走向了終結。
妖股淪入負面清單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風險集聚,近期不少機構都羅列了多只風險個股負面清單。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一份清單顯示,該機構將大東南(002263.SZ)、工大高新(600701.SH)、美麗生態(000010.SZ)、勤上股份(002638.SZ)等近60只個股列入禁入名單。
梳理發現,名單中不乏前期已經“爆雷”的個股,譬如ST保千里(600074.SH)、ST信通(600289.SH)、勤上股份等。
當然,在爆雷之前,這些個股也都曾是“妖股”。
譬如ST保千里,在2016年,保千里借助VR的風口,推出了它的“保千里打令VR手機”,在二級市場引發了一輪上漲行情,也獲得不少賣方機構追捧。
但隨即在2016年12月27日,保千里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 隨后,保千里股價下跌,危機也愈演愈烈,又出現了債券違約等多個負面事件。
昔日的輝煌很快就一地雞毛,保千里也被機構“打入冷宮”。
2017年業績快報顯示,保千里凈利潤大幅虧損77.24億元,但在2016年,凈利潤還是盈利7個億。
此外,此前曾因收購漢柏科技實現連續收獲19個漲停的工大高新,近期則出現了信披違規、“內訌”、借款逾期等風險事件。
輝煌時的工大高新也頗受青睞,曾一天凈買入2.93億元,且前五位中有3個機構席位,其中一機構席位大手筆買入1.35億元。
另一方面,財務狀況可能存在異常的個股也作為一個指標被機構列入負面清單。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有機構將華塑控股(000509.SZ)、北緯科技(002148.SZ)、海虹控股(000503.SZ)等個股列入負面清單,財務狀況就是主要原因。
譬如近期*ST正源(600321.SH)發布公告指出前期會計差錯,將2016年凈利潤由盈利415萬改為虧損926萬元。隨后在4月12日復牌后,*ST正源連續兩日跌停。
4月13日,飛樂音響(600651.SH)也因為財務狀況“爆雷”。飛樂音響當日發布公告稱,經自查確認,預計2017年度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下降80%以上情形。
當日飛樂音響同時復牌,但開盤股價就一字跌停,收報7.89元。
“妖股”熄火機構淡定
“妖股熄火后接下來就是穩定的趨勢,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其實是不會過時的,我們現在奉行的還是用一級市場的邏輯來做二級市場。”前述私募基金經理表示。
從市場表現來看,這兩天游資則扎堆撤退“妖股”,炒作明顯冷卻。
譬如必創科技,4月12日和4月13日分別凈賣出3631萬元和2121萬元,其中4月12日中信證券上海分公司大幅賣出了3799萬元;4月13日光大證券深圳金田路營業部賣出了2441萬元。
4月12日,盤龍藥業遭遇1.01億元的大幅凈賣出,其中賣出前五席位均是深圳營業部,包括中泰證券深圳歡樂海岸營業部、中信證券深圳總部、華泰證券深圳益田路榮超商務中心營業部等。
前述私募基金經理表示,“我們并不否認前期創業板的上漲行情,雖然創業板表現比主板好,但創業板的后勁不足,還是要回歸到主板。”
“3月份創業板超跌的走了一波行情、醫藥股走了一波、創新企業走了一波,但本質上都不能帶動市場穩定增長。”前述分析師認為,“對比去年來說,主板有四五個輪換的動力去驅動,主線清晰,因此整個市場才有持續性,但現在的市場情況還給不出這種驅動。”
在該分析師看來,“近期市場熱點切換很快,其實沒有什么主線。這種情況下挑一些前期被錯殺的個股、業績比較優秀的個股。如果想做投機其實很難,因為熱點的持續性也低,沒法預計追逐的東西是什么,過分追逐也是沒有意義的。”
不過,在一部分機構人士看來,市場轉機也正在醞釀。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指出,就A股二季度上半程而言,圍繞經濟增長、通脹與貨幣政策的博弈將相對趨于弱化,貿易摩擦或仍將是國內外金融市場的主導性事件。對該事件的預期惡化,乃至金融市場做劇烈反應之時,轉機也可能隨后出現,也就是說,市場波動會顯著加大,持續存在“挖坑-填坑”的機會。
“從結構上看,前期市場認為價值、金融板塊估值面臨瓶頸,周期沒有長效邏輯,以及成長股一季度業績問題,所以無處下手,但目前看除已上漲的創業板需要4月驗證業績外,另外兩大板塊的問題已經得以緩解。”北京某公募基金基金經理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