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最新改革方案正式印發。在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指出,將會同有關部門和三省市政府,抓緊制定任務分工臺賬,做好組織實施。
三地自貿試驗區各具特色
目前,3省市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根據自身特點,還制定了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試點任務。
廣東省副省長歐陽衛民稱,將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范區。廣東自貿試驗區將在CEPA框架下,率先對港澳服務業進一步開放,擴大港澳金融、會計、律師、建筑等專業服務范圍,引入香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將港澳的航線作為國內特殊航線來管理,不斷突破粵港澳深度合作的體制機制障礙。
天津市副市長趙海山表示,天津自貿試驗區將打造服務于京津冀和雄安新區的跨境投融資平臺,鼓勵符合條件的租賃企業利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券和ABS產品,適時引進港澳及QFII參與區域股權市場投資交易。此外,還將設立京津冀跨國并購基金,推進京津冀地區能源、鋼鐵、對外承包工程等企業,通過自貿試驗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
福建省副省長鄭新聰指出,福建自貿試驗區將對進口自我國臺灣地區的商品實施“源頭管理、快速驗放”,對“小三通”客輪進出港臺車臨時入閩提供便利。支持在自貿試驗區就業、生活的臺胞在醫療、融資、購房、住宿等方面享受大陸居民同等待遇;臺灣地區企業在科研經費申請等方面享受大陸企業同等待遇。開展臺胞參與社區治理試點,構建兩岸融合示范社區;拓寬廈門-金門、馬尾-馬祖合作領域。
加強改革開放措施的系統集成
川財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鄧利軍認為,進一步深化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從長期來看,對股市制度建設和上市企業發展都會產生積極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此外,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唐文弘透露,商務部正在推進修訂全國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
目前,自貿試驗區已達11個。各自貿試驗區根據發展定位,結合地方發展特點,形成了新一批30項可復制的改革試點經驗。任鴻斌指出,在生物醫藥領域,上海自貿試驗區圍繞加強與建設科技創新聯動,率先探索推廣了“低風險生物醫藥特殊物品行政許可審批改革”;廣東自貿試驗區聚焦促進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先行試點了“擴大內地與港澳合伙型聯營律師事務所設立范圍”;福建自貿試驗區著力建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在國際航運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此次推廣“船舶證書三合一辦理”等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船舶領域改革試點經驗。
任鴻斌稱,這些改革試點經驗來自地方,但服務于全國,較好地體現了對比試驗、互補試驗的成果,達到了通過差異化探索形成更多元化、更高水平的制度創新的成效,更好地釋放自貿試驗區的改革紅利和開放紅利。
“下一步,商務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切實履行聯席會議辦公室職責,督促檢查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進展情況及其效果,加強改革開放措施的系統集成,及時總結各領域‘試得好、看得準、風險可控’的創新成果和做法,采用多種方式發布實施,持續釋放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紅利。”任鴻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