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林:金融對外開放要和防范風險并重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CF40特邀嘉賓、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10日在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表示,金融開放制度規則正在加速完善,我國金融市場必然迎來制度性、系統性的開放新局面,一定會向世界釋放更大吸引力。同時,要不斷提高金融監管水平,金融對外開放要和防范風險并重,金融監管能力要與開放的程度相匹配。
尚福林表示,要堅持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的開放原則。一是要在改革爬坡過坎過程中盡早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我國金融市場在很多領域競爭還不充分,服務質效還難以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應盡快打破利益藩籬,建立互利共贏的金融新格局。二是在全球戰略變化中抓好戰略布局,要積極發揮亞投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絲路基金等優勢,發揮與我們有合作或者合資的外資銀行在全球布局的優勢,配合“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盡早謀劃實施重點布局,多點開花的金融開放戰略。
“要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方向。”尚福林認為,金融業是競爭性行業,需要通過競爭不斷提高效率和活力。金融開放要堅持以我為主,將金融開放放到國家全局當中謀劃,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將外資進入我國帶來的競爭力轉化為改革的發展動力,學習借鑒外資進入所帶來的先進經營理念和成熟的市場經驗,改變我國金融業大而不強的情況,在業務模式上由同質化加快向特色化、專業化轉型。推動公司治理結構向縱深推進,實現高質量發展。
同時,要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能。在持續推進金融對外開放的過程當中,關鍵還是要始終堅持本源,專注主業,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的金融服務需求,實現金融自身發展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良性互動。要通過引入風險管控、信用評級、財富管理、專業保理、消費金融、養老保險等方面具有特長的專業外資機構,提高金融市場效率。
“引進這些行業,對國內的這些行業會有沖擊。”尚福林強調,要提高自身的應對能力,通過引進這些外資機構、引進這方面的業務促進國內金融機構由數量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沖擊本身對我國企業自主創新形成一種倒逼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國企業創新型的升級步伐。金融業必須借助對外開放加快自主創新,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更加質優、價廉、高效匹配的金融服務。
此外,尚福林表示,要堅持金融對外開放不斷提高金融監管水平。金融對外開放也不能一放了之,要和防范風險并重,金融監管能力與開放的程度應相匹配。一要加深對金融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二要嚴格按照國際規則辦事,積極參與規則和標準的制定。擴大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需要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和法制化的營商環境,遵循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原則,對標高水平國際規則,在金融體系穩定評估、反洗錢、反恐評估等方面,客觀反映中國的情況,爭取公平待遇。同時,更要從學習、適應國際經貿規則,逐步轉向主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引領國際規則制定,提升國際金融治理體系當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