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化+智能網聯化 徐和誼:北汽集團雙輪驅動壯大自主品牌
進入新時代,大國崛起迎來產業上升期,科技革命、技術進步、數字經濟呼嘯而來,進階之門再次開啟。當前,中國汽車工業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自主品牌圍繞技術升級、模式創新邁上了新起點。
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為特征的技術變革推動下,在以共享化、服務化、平臺化為特征的創新生態作用下,在以品質化、個性化、差異化為特征的消費升級牽引下,中國自主品牌汽車正以超預期的速度發生著深刻巨變,引領潮流、乘風而上。北汽集團正在穩步推進全面新能源化與智能網聯化的“雙輪驅動”發展戰略,聚焦新能源技術與智能網聯技術的深度融合。
創新: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深度融合
在中國汽車工業70年的發展路線圖中,自主創新一直是主線。
“幾十年來,自主品牌從體系、品質、性能、技術應用等多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自主品牌創新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我們還沒有世界級的中國品牌,零部件體系還較為薄弱,尤其是在傳統燃油車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還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徐和誼坦言。
“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尤其是三電核心技術,自主品牌的創新能力與跨國品牌的差距并不大,某些方面甚至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徐和誼說。
北汽集團在2009年即著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今年7月,北汽投資21億元建成啟用了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據北汽集團相關人士介紹,該試驗中心共有88個實驗室,擁有各類國際先進的測試設備400余臺套。
“沒有科技創新,不掌握核心技術,在這個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曇花一現。科技創新,一方面是靠人才,一方面是靠硬件基礎。”徐和誼說。
為了實現多元化燃油車替代技術的創新突破,2018年,北汽集團牽頭建設了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該中心建立“9+4”技術路線,在智能網聯、燃料電池、動力電池、電驅動、電控、輕量化、插電混、前瞻技術、整車集成九個領域構建了協同創新平臺,為行業內提供“開源整車平臺、檢測驗證平臺、產權運營平臺、孵化創投平臺”的技術服務。
徐和誼表示,以電動化、智能化、電商化、共享化為趨勢的汽車四化正在引導汽車產業向更深入的變革方向前行,整個汽車生態圈面臨重塑,未來貫穿整個生命周期的服務業務將會成為新的價值增長點。未來車企的產品力、競爭力將體現在智能網聯技術上。
徐和誼稱:“推進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雙輪驅動融合發展,是構建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