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銀萬國楊成長:“十四五”期間民企活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新華網北京11月6日電(何凡)《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對此,全國政協委員、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對新華網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要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切實提升民營企業主體活力;同時民營企業自身須練好內功,適應經濟轉型發展的要求。
他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減稅降費效果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減稅降費絕對規模從2016年約6200億元提升至2020年約2.5萬億元,近五年累計減稅降費接近7.7萬億,減稅降費規模占GDP的比重從2016年約0.83%提升至2020年上半年約3.29%。
“‘十三五’期間我國減稅降費措施降低了企業稅費負擔,但全國工商聯的調查資料表明目前我國企業稅費負擔依然較重。進一步降低稅費負擔的呼聲,一直處于民營企業訴求的前兩位。”楊成長表示。
他認為,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要順利實現經濟轉型發展需要通過各方面的改革消除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基礎。“十四五”期間我國要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切實改善法治政策環境、加強產權保護、營造公平市場競爭環境,優化對民營企業主體的金融支持,持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切實提升民營企業主體活力。
關于提升民營企業主體活力的舉措,楊成長提出多方面建議,包括持續優化法治環境,改善營商環境;完善產權制度,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持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優化稅收結構;發揮資本市場樞紐作用,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
他舉例說,可考慮簡化增值稅制度,降低增值稅稅率;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進一步降低社保繳費基數和繳費率,優化電價,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此外,“十四五”期間我國要進一步提升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建議允許民營企業計提科技開發風險準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