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規范發展成主流
中證網訊(記者 倪銘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與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舉辦的“共享經濟規范發展論壇”11月7日在第三屆進博會上舉行。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在論壇上發布了《2020共享經濟標準化發展報告》。報告指出,共享經濟快速增長,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我國共享經濟交易規模3.28萬億元,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其中生活服務、生產能力和知識技能三個領域共享經濟交易規模位居前三,共享住宿、知識技能、共享醫療三個領域增長最快。
報告認為,規范和發展是共享經濟健康發展的主題,標準化將提供重要支撐,將為共享經濟的“升級換代”實現規范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宮喜祥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嚴重沖擊了世界經濟和人們生活。在這一背景下,依托“互聯網+”模式,包括醫療、教育、外賣餐飲等領域,快速從線下向線上消費遷移,出現了與大勢逆行的小發展高峰。“共享員工”“共享設備”等新做法,也開始成為推動復工復產的重要新動力。隨著監管體系的完善以及行業自律體系的建立,共享經濟發展潛力將加速釋放,迎來更大的活力和生機,成為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及供給側改革的新動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總工程師韓毅表示,我國共享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呈現出發展速度快、創新活躍度高、應用范圍廣等特點,培育了一批創新創業型平臺企業。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共享經濟充分發揮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作用,為保障經濟社會秩序總體正常作出了積極貢獻。共享經濟在深刻改變人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理念和就業模式的同時,在服務水平、個人信息安全、公平競爭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提高和規范。后續有必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行業規范,營造共享經濟良好發展生態、保障各方合法權益、提升共享經濟整體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