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將達4萬億元以上 占GDP比重超過55%
中證網訊(記者 高佳晨)日前,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情況發布會上了解到,浙江省經信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委網信辦、省大數據局等單位研究編制了《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并介紹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有關情況。
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省經信廳副廳長厲敏介紹,在建設目標上,將通過3年的努力,基本確立全省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治理數字化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顯著提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同時,基本建成“掌上辦事之省”和“掌上辦公之省”,高效善治的數字化治理體系全面形成;覆蓋全省的民生網、服務網和平安網基本建成。
“預計到2022年,浙江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將達到4萬億元以上,占全省國民經濟生產總值(GDP)比重超過55%,基本建成全國領先的數字政府先行區、數字經濟體制機制創新先導區、數字社會發展樣板區、數字產業化發展引領區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標桿區。”厲敏表示。
據悉,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引領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從2014年的2854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6228.9億元,年均增長16.9%,占GDP的比重從2014年的7.1%提高到2019年的10%,已經擁有5個超千億元級產業集群,2019年,浙江省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躍居全國第3位,軟件產業綜合發展指數居全國第3位,這都為浙江省打造全國領先的數字產業化發展引領區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厲敏介紹,下一步將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要建設一批高能級創新載體。支持之江實驗室、西湖實驗室加快建成國家實驗室,聚焦數字經濟重點領域,建設30家以上高水平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建成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各10家,標桿型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20家,推進基礎性、前瞻性、引領性的重大創新。加快推進杭州、寧波溫州國家自主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建設,支持杭州市、德清縣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要組織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織實施科技創新尖峰、尖兵、領雁、領航計劃,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未來網絡、工業互聯網、智能數據等領域突破100項以上關鍵核心技術,主導或參與制定100項以上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2.5萬項以上,讓像阿里巴巴含光800人工智能芯片、飛天2.0操作系統等這樣的重大創新成果在浙江不斷涌現,努力搶占數字科技創新發展的制高點。
要推進一批產業平臺建設。加快環杭州灣“三廊四區”建設,加快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G60科創走廊,高質量建設“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數字經濟特色基地(小鎮),在全省已形成5個超千億級產業集群的基礎上,再打造若干個超百億元的“新星”產業集群,成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強有力支撐。
要培育一批數字經濟新主體。實施“雄鷹行動”“鳳凰行動”“雛鷹行動”和科技企業雙倍增計劃,完善梯次培育機制,做強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培育一批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數字經濟高新技術企業8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5000家,營業收入超百億元企業30家,上市企業130家,形成以行業龍頭為引領、大中小微企業協同共生的數字企業生態。
發展壯大一批數字產業。做強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壯大集成電路、高端軟件、新型元器件及材料等基礎產業,在區塊鏈、量子信息、柔性電子等重點前沿科技領域超前布局,組織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打造集成電路、數字安防、網絡通信、智能計算等標志性產業鏈,建設3-5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