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產權交易所電子采購平臺正式上線
中證網訊(記者 劉麗靚)3月5日,北京產權交易所電子采購平臺(以下簡稱北交所電子采購平臺)上線儀式在京舉行。該平臺由北京產權交易所和國投集團旗下中投咨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主要為各類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民營企業提供基于互聯網的集中采購服務。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包括政府采購、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采購在內的全國公共采購總規模接近30萬億元,而當前我國企業采購市場存在采購平臺分散、專業人才不足、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因此打造高標準采購市場,推進采購市場公開透明勢在必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北交所電子采購平臺的設立,將對壯大中國經濟產業鏈供應鏈、對于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據北交所電子采購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交所電子采購平臺具有以下特點:一是采購集約化。與企業自建的采購平臺不同,該平臺定位為第三方電子采購平臺,依托具備強大公信力的產權交易機構建設運營,能夠廣泛聚集采購方、供應商、專業服務商,使得資源共享程度更高,采購價格發現更加充分,為企業降本增效更加明顯,對于推動國有企業陽光采購,打造“陽光國企”“法治國企”起到重要作用。二是全程智能化。平臺以電子化采購系統為支撐,融合了先進的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實現“業務公開、過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通過統一接口平臺與各應用主體內部管理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實現招標采購業務全流程電子化操作。三是服務個性化。平臺廣泛支持公開招標、邀請招標、詢比采購、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采購、競價采購、框架協議采購等多種采購方式,并具備智能開標、智能輔助清標、遠程異地開評標、實時監督預警、大數據分析等功能,能夠滿足采購方的多元化需求。四是融資便利化。電子采購平臺可基于真實的采購數據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信用,與金融機構進行信息交互,并搭載電子保函、履約保函等多種供應鏈金融服務,搭建一個完整的、市場化的融資服務體系,能夠很好解決鏈條上各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水平。
北京市國資委一級巡視員孟韜在致辭中指出,北京市一直高度重視發揮產權市場的作用,積極推動市屬國有企業依托產權市場開展資本運作,處置各類國有資產。北交所電子采購平臺的上線,是產權市場探索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一項重大實踐創新,對于助推國有企業提高采購效率、規范程序、降低成本,加快建立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投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程·丹增尼瑪表示,國投集團作為電子采購平臺的合作方,將推動平臺不斷加強對大數據分析、智能開評標、區塊鏈等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不斷提升平臺核心勢能,推動平臺持續性更新迭代,注重發揮電子采購平臺在要素配置中的優化集成作用,暢通數據要素信息流,整合支付交易數據,推動實現跨組織共享,打造合作、共享、共贏的現代供應鏈生態圈。
中國產權協會黨委書記、秘書長夏忠仁表示,產權市場要充分借助電子采購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實現國有企業提質增效。中國產權協會將以自身的影響力和帶動性,積極助力資源整合,支持采購平臺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民營企業的戰略合作,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
平安銀行總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鞠維萍表示,作為北交所和國投集團的長期合作伙伴,平安銀行將繼續發揮綜合金融優勢,深入行業、聚焦場景,持續創新迭代融資產品及模式,拓展供應鏈金融服務范圍,批量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重塑供應鏈金融品牌,利用自身科技實力和服務水平,助力北交所電子采購平臺發展。
中投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封明表示,作為國家發改委認定的46家國家級咨詢機構之一,中投咨詢負責國投集團集中招標代理、采購管理和電子采購平臺建設運營工作,未來將與北交所一道,更好地服務國有企業和其他各類單位的采購需求,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互補,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采購業務管控及實施等領域開展合作,實現合作共贏。
北交所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汝川表示,平臺上線以后,將在現有功能基礎上,集成北交所在顧問咨詢、融資支持、宣傳推介、資金結算和市場公信力等方面的優勢,不斷為平臺賦能,將持續經驗總結,細化優化采購服務流程,主動貼近和適應不同類型企業的多元化采購需求,盡快做大采購規模,形成典型案例,營造國企進場集中采購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