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上海銀行業將要打造金融“三大高地”
中證網訊(記者 黃一靈)3月25日,“新時代、新格局、新起點——展望十四五 滬上銀行話開年”新聞通氣會在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舉行。
回望“十三五”,截至2020年末,上海銀行業資產規模從2015年末的12.9萬億元增加到19.2萬億元,增幅48.8%;貸款規模從2015年末的5.3萬億元增加到8.4萬億元,增幅58.5%;小微企業貸款較2015年末增長41.1%,科技貸款較2016年末增長126.8%。面對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上海銀行業積極應對,累計支持企業戶數3萬多戶,累計投放疫情防控貸款4527億元,有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展望“十四五”,金融業將承擔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責任,上海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琦在會上指出,上海銀保監局將引導上海銀行業從四個領域發力。
第一,要圍繞落實中央關于支持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等重要文件要求,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包括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建設、支持上海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中心、支持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資產管理中心。
第二,要聚焦上海“三大任務”,深化金融改革創新。首先支持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創新先行先試。其次推進金融資源在長三角區域有序流動優化配置。最后加快推動科技金融發展。
第三,要打造金融“三大高地”,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著力打造“產業金融”高地。加大對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戰略新興產業和高端制造業的金融支持,持續增加中長期資金供給,創新更加貼合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二是著力打造“普惠金融”高地。建設大都市普惠金融,持續優化小微金融、科創金融和民生金融三大支柱,建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長效機制,創新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的服務方式,落實好各項普惠政策措施。三是著力打造“綠色金融”高地。充分發揮銀行在綠色項目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市場定價方面的優勢,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生態環保、節水節能、再生能源等綠色產業。
第四,要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守住風險底線。上海銀保監局將持續鞏固強監管嚴監管態勢,著力防范化解重點機構、重點業務、重點領域風險。堅持監管全覆蓋,切實提升監管的前瞻性、主動性和穿透性。堅持依法監管,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有力維護上海金融市場秩序,凈化金融行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