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總經理報告:提高融資效率 助力穩定經濟大盤
中證網訊(記者 黃靈靈)7月30日,深交所發布總經理工作報告。報告指出,下一步,深交所經理層將深入實施進一步支持企業發展、服務實體經濟16條措施,提高融資效率,優化監管服務,助力穩定經濟大盤。同時,將推進落實重點改革任務,貫徹落實注冊制改革“三原則”,積極推進全市場注冊制準備工作,確保改革平穩落地。
精準服務實體經濟
報告顯示,2021年會員大會以來,深交所經理層主要工作包括積極配合中央巡視,深入推進巡視整改;鞏固深化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成果,打牢全市場注冊制改革基礎;大力推進改革攻堅,促進發揮交易所樞紐功能;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精準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決守牢風險底線;持續加強內部管理,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在鞏固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成果方面,一是落實全市場注冊制準備工作。開展注冊制改革專題討論,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加強與市場機構溝通協調,扎實推進各項準備工作。二是把好創業板注冊制審核關口。堅守創業板定位,嚴把市場“入口關”。三是強化審核機制建設。持續增強審核透明度,提升審核工作質效。優化上市委結構,組建并購重組委,加強委員管理監督。四是評估完善制度規則。全面評估創業板注冊制運行情況,強化現場督導,促進中介機構提高執業質量。五是堅決防控廉政風險。加強上市審核全流程權力運行制約監督,嚴格執行防火墻制度,防范利益沖突。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創業板注冊制已有351家IPO、341家再融資、13家重大資產重組注冊生效,330家公司成功上市,累計融資3007億元,創業板上市公司突破1100家。
在推進改革攻堅方面,首先,充分發揮“主板+創業板”市場功能。深市主板時隔21年恢復發行上市功能,形成層次清晰、各有特色的“主板+創業板”深市市場結構,為全發展階段、全類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兩板合并以來,深市主板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資金額4787億元,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2443億元。
其次,平穩推出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順利上市6只基礎設施公募REITs,形成良好示范效應。發布指引明確存續REITs新購入基礎設施項目、擴募具體安排。穩步擴大試點資產范圍,推出全國首單清潔能源REITs項目,受理全國首單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項目。啟用基金通平臺,為場外投資者提供退出渠道。
另外,積極促進高水平雙向開放。深入推進落實“雙區”建設和深圳綜合改革試點任務,實現ETF納入深港通標的,啟動大灣區債券平臺跨境債券產品試點,協助廣東省、深圳市發行首批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促進深港兩地資本市場深度融合。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啟動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強化跨境技術合作。
實施“優一”建設綱要
對于下一步工作重點,報告提出,深交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中央巡視整改為契機,強監管、防風險、抓改革、促發展,推動交易所各項工作全面提升、全面進步。
一是堅決維護市場安全穩定運行。認真落實證監會部署要求,以“穩”求“進”,以“進”固“穩”。健全完善全方位風險監測體系,強化宏觀形勢和重點風險研判,加強關聯因素分析,提前做好應對預案。對債券違約實施差異化分類處理,繼續推動風險類公司出清。
二是深入推進落實重點改革任務。實施深交所“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優一”)建設綱要和“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引領深交所中長期發展。貫徹落實注冊制改革“三原則”,積極推進全市場注冊制準備工作,確保改革平穩落地。堅守創業板定位,加強全鏈條審核把關,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維護創業板注冊制高質量運行。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主動融入“雙區”建設和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推動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大灣區債券平臺建設等任務落地,穩妥做好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實施,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
三是積極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交易所平臺功能,深入實施進一步支持企業發展、服務實體經濟16條措施,提高融資效率,優化監管服務,助力穩定經濟大盤。大力發展交易所債券市場,進一步擴大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資產范圍,推進擴募機制落地實施,進一步拓寬創新產品覆蓋面。積極推動ETF產品發展,突出綠色低碳特色,提供更多風險管理工具,豐富深市特色指數序列,營造中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的良好環境。
四是鞏固提升技術能力。扎實推進南方中心二期工程,為行業發展提供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以完善“企業畫像”系統為牽引,建設公司監管全生命周期中臺體系,提升科技監管水平。保持技術領先優勢,開展創新技術研究應用,培養技術領域高精尖人才,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數智化”行業新生態。
五是持續強化政治引領。堅持和加強黨對交易所工作的全面領導,堅守交易所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巡視整改為契機,持續強化嚴的管理,加快形成嚴的氛圍。樹牢“過緊日子”意識,提升內部管理精細化水平,嚴格財務、項目和資產管理。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機制,增強激勵約束效果。動態調整優化防控措施,確保交易所正常運行和人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