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與中國國新啟動平臺級合作 中證國新央企綜合指數將率先發布
中證網訊(記者 黃一靈)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與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國新)舉辦戰略合作協議云簽約儀式。在簽約儀式上,中證指數有限公司與中國國新旗下的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同步宣布將聯合開發“1+N”系列央企指數,并發布首條中證國新央企綜合指數,該指數將于10月11日正式發布。
根據協議,雙方將以服務央企為核心,推動央企做優存量與做精增量,在服務央企上市公司質量提升、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促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雙方將積極開展機構投資者、分析師走進央企活動,支持央企上市公司舉辦業績說明會,加強面向央企的公募REITs宣傳推廣和ESG信息披露體系研究,共同向央企提供專業化、系統化資本市場咨詢和培訓服務。
上交所助力國資央企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
近年來,中央企業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積極利用資本市場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多措并舉提高央企上市公司質量,取得明顯成效。上交所作為央企上市公司的重要聚集地,是央企上市公司改革發展的主戰場。
中國國新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渝波表示,中國國新與上交所深入開展戰略合作,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推動央企借助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國新與上交所在踐行國家戰略、服務國資央企方面目標一致、使命相同。近年來,雙方在推動央企利用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加快資產證券化、提升創新發展動能上做了大量積極探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下一步,中國國新將與上交所同心合力、協調一致,積極推動服務央企系列活動安排落地落實,更好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推動國資央企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
上交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蔡建春表示,央企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地位重要、作用關鍵。前期,國資委發布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將進一步引領央企做強做優做大。上交所高度重視,不斷優化央企服務、完善制度機制,開展全產品線綜合服務,積極助力國企央企改革發展。近年來,上交所與中國國新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已經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以本次簽約為契機,上交所將與中國國新一道,共同推動資本市場走進央企、看懂央企、認同央企,促進資本市場和央企高質量發展二者實現良性互動,更好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雙方合作構建“1+N”系列央企指數體系
據悉,中證國新央企綜合指數從滬深市場中選取國務院國資委或國資委下屬中央企業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滬深兩市央企上市公司股價的整體表現。該指數是“1+N”系列指數的第一只,包括所有實控人為國資委監管中央企業的A股上市公司,構成整個指數體系的基石指數,后續還將陸續推出能源、科技、股東回報等“N”系列主題指數。
從指數樣本構成看,央企上市公司聚焦于實體經濟重要基礎領域,主要分布于工業、原材料、信息技術和公用事業等一級行業。2021年央企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21萬億元,占滬深上市公司營收總規模比例超過三分之一,體現了以央企為代表的國有企業作為資本市場“壓艙石”“基本盤”的重要作用。
雙方認為,發起設立系列央企指數,目的是樹立國資央企投資方向標,把央企承擔國家戰略使命、具有長期發展潛力及投資價值的領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多維度挖掘央企上市公司價值主線,引導撬動社會資本向“國之重器”關注聚集。中證國新“1+N”系列央企指數的推出有助于進一步厘清市場認知,凝聚市場共識,通過樹立國資央企資本市場標桿,幫助投資者更好把握央企投資機會,提升央企上市公司市場影響力、話語權和定價權。同時也將進一步夯實完善中國資本市場的指數基礎設施,助力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招商證券戰略研究部負責人謝亞軒表示,中證國新央企綜合指數樣本由所有實際控制人可穿透到國務院國資委的A股上市公司構成,旨在反映中央企業在資本市場的整體運行情況。指數包含了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龍頭上市公司,前五大權重股分別為長江電力、中國中免、海康威視、中國建筑和中國神華,分屬公共事業、可選消費、信息技術、工業、能源等行業,有效表征各領域上市央企的整體表現。當前國企上市公司整體估值處于底部,疊加國企改革釋放紅利及優質資產注入的預期,具備較好投資價值。
博時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證國新央企綜合指數的發布,為央企上市公司整體發展情況提供了良好的觀測維度,有助于上市央企發揮資本引領作用,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樞紐功能,加快實現國有資本形態轉換和布局優化,引導資本向戰略新興和科技創新產業集聚。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下階段,上交所和中證指數將深化與國新投資的合作,在中證國新央企綜合指數的基礎上,繼續研究開發央企主題指數,形成1+N指數體系,充分發揮指數在引導資源配置、吸引增量資金入市方面的獨特作用,助力進一步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
截至目前,滬市共有212家國務院國資委下屬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在滬市上市的國務院國資委下屬央企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81萬億元,凈利潤0.6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和19%,業績增速高于市場整體,高質量發展勢頭明顯。央企上市公司作為低估值、高分紅、穩收益投資標的,投資價值凸顯,并重視通過分紅與投資者分享企業經營收益,近一年現金分紅總額合計2900億元,占滬市上市公司整體分紅比例的25%,股息率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