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持續釋放 消費市場暖意連連
“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新十條’一發布,我和不少同事就開始搜過年回老家的機票。”在北京工作的張潁說,“機票現在就得訂,未來出行的人肯定特別多。”
多個機場航班量大增,多條鐵路列車恢復開行,多座城市景區重新開放,不少旅游目的地景區推出優惠攬客活動……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新十條”發布后,出行、出游、娛樂等需求釋放,消費市場逐步復蘇。
業內人士表示,擴大內需是明確的國家戰略,而促進線下消費加快恢復已成為市場普遍共識。展望今后一段時間,消費加快恢復的有利因素進一步增多,消費將繼續構成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
出行需求逐步恢復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持續優化,我國民航業正在復蘇,各大航空公司、機場紛紛宣布增加航班,客流也在逐步回暖。
以東航為例,12月12日,東航國際國內總航班量達1421班次,其中國內航班量達1379班次,相較12月1日的543班次,增長超過150%;當日東航運輸旅客近14萬人次,相比月初增長近140%。“這是自暑運后,東航航班量受疫情反復影響持續陷入低谷后迎來的快速回升期。”東航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道。
飛常準數據顯示,自12月2日起,國內航班量觸底反彈,日均執行客運航班量重回3000班次以上。7日提升至4000班次以上,9日為近2個月首次突破5000班次,11日、12日又進一步突破7000班次。
數據還顯示,截至12月15日17時,全國旅客吞吐量千萬級以上機場中已有18個航班量恢復至疫情前的60%以上,29個機場航班量恢復至疫情前的50%以上。
航班量大幅增加的背后,是出行需求的釋放。華安證券報告指出,短期來看,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新十條”落地后,公共場所以及跨地區流動限制進一步放松,餐飲、旅游、酒店行業有望率先回暖,相關場景消費將在波動中趨于復蘇。
多地出招提振消費
四川甘孜景區開啟1元門票活動、山西晉中14個景區向全國游客推出門票減免優惠政策、貴州377家A級旅游景區免頭道門票費用……在出行需求回暖的同時,一些地方有針對性地推出優惠活動,搶客源、促消費。
近日全國多個景區重新開放,國內主題樂園也迎來新一輪預訂潮。據去哪兒平臺統計,全國已經恢復營業的景區占比突破7成,景區周邊酒店、民宿咨詢預訂量也在上漲,消費市場活力在顯現。
不光著眼于提振文旅消費,12月以來,全國多地競相“下”起新一輪促消費“紅包雨”,涵蓋線上線下,涉及商超、餐飲、家電等多種消費場景。
自12月起,西安、廣州、上海等地紛紛開展惠民消費節活動,不少地區優惠力度較大。其中,廣州從12月8日起,分三輪派發總額3000萬元的消費券,覆蓋餐飲、超市、電商等。深圳啟動新一輪“樂購”活動,市民購買電子和家電產品,按銷售價格最多可得到15%的補貼。海南啟動“海南離島免稅跨年狂歡季”,優惠活動將持續到2023年……
在多項政策加持下,各地的煙火氣又回來了,外出消費的人群明顯多了起來,打車出行需求大增就是最直觀的體現。根據T3出行大數據,12月10日、11日兩天,平臺呼叫量峰值環比增長超過200%,用戶整體打車出行量同比增長超過50%。
活力有望進一步釋放
專家認為,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消費經營場所更加穩定,消費場景更加豐富,消費活力有望得到進一步釋放。
“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新十條’出臺,預示著生產生活將逐步回歸正常。旅游經濟筑底回升通道已經全面開啟。預計2023年尤其是在下半年,國內旅游有望進入上升通道。”中國旅游研究院數據分析所所長何瓊峰說。
從復蘇節奏看,華泰證券研究報告指出,線下消費加速修復通常出現在防控措施優化后的第二個季度。申萬宏源證券的研究報告也給出了類似的結論。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擴大服務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著力滿足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求。
“《綱要》在這個時點出臺,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內需對2023年經濟的拉動力,提振市場對經濟修復的信心。”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業內人士預期,隨著消費活力和潛力得到激發、釋放,消費與投資一道共同擴大內需,繼續發揮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