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經濟仍將實現中高速增長
連潤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連潤)1月1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主辦的“新的動蕩變革期下的中國與世界”宏觀形勢年度論壇暨第四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舉行,論壇上發布《劫后重啟:后疫情時代的世界經濟和中國未來》(下稱“報告”)。報告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潛在速度水平依舊可觀,中國經濟仍將實現中高速增長。
報告指出,新冠疫情發生后,全球經濟經歷了從劫難、復蘇到回歸的過程,2023年是后疫情時代元年,未來世界經濟走勢將主要由非疫情因素主導。
報告認為,后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將面臨新舊挑戰交織日益嚴峻的局面。從中期看,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以及通貨膨脹的上行風險都將進一步增大,在此背景下,經濟增長結構將呈K型態勢,即不同經濟體的增長速度明顯拉開。從長期看,世界經濟前景取決于世界和平局面的維持,如果逆全球化走向極端,則世界經濟必將衰退至崩潰的地步。
報告提出,盡管中國經濟增長在2022年出現短暫放緩,但這并不代表中國的經濟增長已達到高點,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潛在速度水平依舊可觀,經濟發展質量仍將不斷提升。
“中國經濟仍將實現中高速增長,按當前匯率和價格水平計算,預計將于2030年升至22.2%。”報告寫道。
除總量提升外,報告指出,中國經濟發展質量將不斷提升,進一步向現代化邁進。具體而言,后疫情時代,科技發展實現更大進步勢在必然;產業結構方面,將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進軍,結構水平不斷升級;區域經濟結構方面,中國持續城鎮化將以城市群興起為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