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建設新型工業化高質量標準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 周云杰
“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對此倍感振奮。他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是一種新型工業化生產力。以數據高水平應用促進新型工業化高價值創造,應建設新型工業化高質量標準體系,龍頭企業開展標準試驗和試點示范,加快標準應用推廣。
提高工業數據應用水平
新型工業化發展潛力巨大。以工業互聯網為例,目前已應用于45個國民經濟大類,2022年產業規模超萬億元。從實踐來看,以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發展,有利于推動實體經濟實現數字化轉型,并通過生產方式、經營模式的重塑,使企業實現降本、提質、增效,進一步激活實體經濟發展活力。
海爾集團從2007年開始探索工業互聯網,于2017年正式推出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現在,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鏈接企業90萬家,服務企業8萬多家。
通過一線走訪調研,周云杰發現我國工業數據的應用仍處于中低端水平,自主可控能力不強,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大而不強”,數據很多,但被有效挖掘和利用的比例不高。二是“全而不優”,在資源配置與系統實現價值增值方面,多數平臺的數據分析處理能力還有待提高。三是“廣而不通”,從平臺間數據互聯互通的角度看,數據壁壘林立,平臺間數據流通阻力較大。
周云杰對此提出建議,應建設新型工業化高質量標準體系,龍頭企業開展標準試驗和試點示范,加快標準應用推廣;推動普惠人工智能發展,助力中小微企業成長,讓企業用得起、用得好;此外,要實現工業數據化、數據專業化。培育一批專業化的工業大數據服務商,參與工業數據確權、流轉、交易的標準及規則制定。
發揮“頭雁效應”
科技領軍企業是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主力軍,在成果轉化、資源整合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對于如何發揮科技領軍企業作用,完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協同機制,周云杰建議,首先應擇優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牽頭探索可復制的“揭榜掛帥”模式,打通阻礙產業實際需求形成攻關課題的機制堵點,為科技領軍企業開展國家戰略科技協同攻關提供方案支撐。其次,引導高校優化教師評價考核制度,激發教師參與校企合作積極性,實現人才資源的有效整合。此外,依托行業領軍企業與一流大學,搭建卓越工程師人才校企聯合培育平臺,強化高端優質工程技術人才聯合培育體系。
加快建筑節能改造
“雙碳”戰略倡導綠色、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引導綠色技術創新,有利于提高產業全球競爭力。
周云杰認為,加快建筑節能改造,推動高水平綠色建筑發展將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重大意義。
為此,周云杰建議,編制綠色建筑推薦產品目錄,并給予高性能、可再生能源建筑節能產品購置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推進綠色建筑核心技術攻關,圍繞建筑節能減碳,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鼓勵龍頭企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構建碳核算體系,建立規范、統一的建筑碳減排核算機制,推進建筑能耗限額標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