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應對國際科技競爭
全國人大代表 黃立
“高科技企業需要用科技創新驅動,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全國人大代表、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解決‘卡脖子’的問題,關鍵還是得靠我們自己,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要發展我們自己的高科技。”
“輕小型無人機是我國為數不多的技術上處于全球領先的產業,我們應該牢牢抓住這個機遇。”黃立稱,今年兩會他將提出建議,加快無人機立法進程,開放輕小型無人機空域管控。
高端技術持續發力
高德紅外是一家專注于紅外熱成像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不斷攻堅克難,持續深耕紅外技術領域,為我國的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都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使得我國紅外產業真正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高德紅外在十年前就開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開展紅外探測器芯片的研制,目前已實現核心技術完全自主可控。”黃立介紹。
黃立認為,當前我國有著非常好的創新環境:一是政府鼓勵和支持創新,出臺了包括稅收優惠等在內的大量支持政策;二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很多產業已經具備了相當牢固的基礎,相關科技水平已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三是一大批高科技企業已經成長起來,涌現出一大批勇于創新的企業家。
“我認為,我們的潛力是無窮的,有這些科學家、卓越工程師及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有大批高科技企業十年如一日堅持創新,我相信西方能做到的,我們都能做到。”黃立說。
“未來,我們將持續在高端技術方面發力,持續創新。一方面,降低紅外設備應用成本,進一步打開紅外技術在各領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希望在高端芯片方面不僅做到世界先進水平,還希望在某些方面引領世界。”黃立說。
優化審批 激勵創新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10公斤以下民用多旋翼機)無人機行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黃立介紹:“截至目前,連續三年列入國務院立法計劃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仍處于征求意見階段。”
黃立指出,正是由于“無法可依”,無法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激發科技創新潛能,促進行業發展,甚至可能導致行業萎縮,企業退出市場。由于缺少國內市場的支持和培育,還會導致技術上落后于國外競爭對手,進而失去這個萬億級別的市場。
因此,他建議,加快完善輕小型無人機低空空域適用法律法規體系;同時,進一步理順輕小型無人機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責任主體。探索建立可信任用戶及無人機科研生產企業無人機空域使用管理的綠色通道,簡化、放寬政府、執法部門、中央企業等可信任用戶及無人機科研生產企業試驗、多批次飛行、無人值守機庫部署遠程控制飛行、飛行數據脫密處理等方面的審批程序。
“要進一步優化低空空域審批流程,充分釋放我國輕小型無人機的消費潛力,充分滿足社會治安、城市智慧化管理等多方面需求,激勵無人機行業企業科技創新,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黃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