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光遠新材董事長李志偉: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做好材料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 李志偉
全國人大代表、光遠新材董事長李志偉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重點關注自己熟悉的玻璃纖維和集成電路用電子材料產業,建議加強低端落后產能淘汰執法力度,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作為集成電路產業鏈的重要參與者,光遠新材生產的電子紗、電子布,是由電子級玻璃纖維通過捻線、織布等工藝制成,是產業鏈上十分關鍵的基礎性材料,因生產技術難度大、產品質量要求高,被視為電子材料產業中進入門檻較高的產品。
李志偉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玻璃纖維已經在電子通訊、建筑建材、汽車及軌道交通、電工電氣、化工防腐、節能環保、武器軍工、航空航天、體育休閑、農牧養殖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并不斷進行應用研究創新與產品開發升級,為各行業轉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做好材料支撐。
針對玻璃纖維行業低端落后產能屢禁不止的現象,李志偉建議,相關部門建立制造業領域低端落后產能淘汰長效監管機制,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在李志偉看來,集成電路用電子材料產業是我國電子工業發展的基礎,是信息技術產業的基石,在整個電子產業鏈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他建議,加大對5G低介電材料、CPU封裝用LOW-CTE材料等高科技、“卡脖子”的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項目的支持力度,列入國家重點專項,支持相關企業盡早進入資本市場。
李志偉還建議,加強集成電路用電子材料產業高端人才和技術人才培養。鼓勵高校、研究機構有針對性開展專業課題研究,協助技術攻關;鼓勵高校開設集成電路用電子材料產業課程,培養相關高端技術人才。
不斷提升競爭力
李志偉介紹,近年來光遠新材全面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整合各類創新資源,加強研發隊伍建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公司圍繞國家戰略急需的系列電子玻纖材料進行研發,攻克了多項行業“卡脖子”技術難題。公司先后承擔國家和省科研計劃3項,制定行業標準12項,取得專利授權155項,并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公司在電子玻纖細分領域的研發成果及產品技術居國內行業領先,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
針對未來發展,李志偉表示,光遠新材將加強自主研發,依據國家戰略和行業規劃,加快電子玻纖材料領域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開發應用;優化技術管理平臺,利用系統組織研發;推進研發基礎研究和應用兩大平臺建設,倡導綠色科技為客戶提供超值產品。同時,深耕主業,聚焦核心產品,進一步做精做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立足企業高質量發展,適時擴大縱向一體化產能和新品產業化規模。加大產品在5G通訊、IC封裝基板、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物聯網、智能交互等領域的終端應用。
“我們將積極應對當前的市場環境,加強產品研發和科技創新,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崩钪緜ケ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