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宏源證券王勝:國企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有望實現估值修復
中證網訊(記者 昝秀麗)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日前發表研報稱,站在當前時間點,預計即將出臺的“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將把重點放在“提質增效”上,推動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有望助力實現國企估值修復。
報告稱,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看似“中國特色”,實則是“開放市場、全球定價”的三部曲的第三部:低估值高分紅股票重估。如果商業邏輯和政策邏輯是投資中常見的兩種邏輯思考維度,商業邏輯代表了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性,那么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建立具有歷史必然性,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市場、全球定價”的過程可分為“三部曲”:第一部是2017年“炒小炒新”時代結束,中國估值體系開始與國際接軌,高ROE公司被給予高估值;第二部是2019年后中國先進制造業彎道超車,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話語權提升,得到PEG重估;第三部是低估值、高分紅股票重估,反映到二級市場上,就是國資央企價值重估。
報告指出,國資央企的“成長性”將體現在分紅比例的持續提升。 國資委將國資央企2023年的經營指標體系從“兩利四率”調整為“一利五率”,更為強調效率+效益,保障了國資央企的現金流,提升了相關上市公司分紅潛力。同時,國資央企作為國民經濟的上游,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和波動性減弱,國資央企資本開支高峰已過,為提升分紅創造客觀基礎。
從歷史維度上看,高分紅公司處于低估狀態,具備估值修復的天然需求。截至2023年3月底,A股市場中股息率高于國債、理財收益率的個股數量占比已達到17.2%,處于歷史高位,為重估提供基礎。此外,從2022年二季度開始,公募基金風險偏好整體持續呈現出向低估值遷移的態勢,“高低切換”下低估值、高分紅公司有望實現估值修復。
報告分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努力最后一定會體現在估值提升中。 2019年起的新一輪國企改革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為總綱領,由點及面將改革批量推廣至全部央企和絕大部分地方國企——完成法律準備、明確各方權責、理順利益鏈條,修煉內功、積蓄力量。國企改革十年磨一劍,步入“戰略收獲期”。站在當前時間點,預計即將出臺的“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將把重點放在“提質增效”上,推動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并最終體現在估值提升中。
報告指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服務實體經濟,可以與股權財政相結合、與數據財政相結合、與一帶一路相結合、與科技引領相結合。股權財政方面,新加坡淡馬錫同樣經歷過拔估值、盤活國有資產的過程。隨著國企煥發生機、股價上漲,淡馬錫在1985年開始逐步撤資,并將國有資本投入到更有增長潛力的領域、地區;數據財政方面,財政部《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中明確了數據資產入表的要求,國資央企的數據資產有望重估;“一帶一路”方面,國資央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有助于培育國資央企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科技引領方面,舉國體制下,國資央企作為“科創國家隊”,將在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的硬科技產業中發揮戰略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