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力量跋山涉水 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盛夏時節,正是黃桃生長的關鍵期,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中村瑤族鄉,種桃大戶何松青已經給幼桃套上了紙袋,以防止蚊蟲和小鳥侵食。“今年天氣好,掛果很多,預計收成能比去年多出不少。”何松青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
在充盈的金融活水灌溉下,當地果農的日子越來越甜了,信心也越來越足了,這是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縮影。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在湖南、福建、廣東等地調研了解到,助力鄉村振興,金融支持正持續加力。管理部門將不斷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更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深耕產業振興
何松青告訴記者,他今年種了50多畝黃桃,由他成立的合作社合計種了300多畝。
2011年,何松青只種了2畝黃桃。從2畝到300畝,種植規模的擴大離不開銀行貸款的支持。何松青介紹,種植黃桃初期投入很大,三年才能“掛果”,期間買苗、施肥、人工等各個環節都需要資金。
“2011年,炎陵農商行貸給我10萬元用于黃桃種植。還清貸款后,我在2017年又申請了30萬元‘黃桃貸’。”何松青說,隨著種植規模擴大,每年的收入也在增加,家里蓋了新房子,購置了小汽車。成立合作社后,在炎陵農商行的貸款進一步增至50萬元。
炎陵農商行董事長羅晃介紹,“黃桃貸”是該行推出的專門針對黃桃產業的信貸產品,以果農及合作社種植面積、種植數量、銷售總量、資產負債率等為測算依據,向轄區內從事黃桃產業鏈的農戶及合作社發放流動資金貸款。
當下,不僅是黃桃生長的關鍵期,也是采茶制茶季。在福建省福鼎市點頭鎮大坪村廣袤的茶山上,茶農雷建營正在茶園中來回穿梭,采摘茶樹上的新一波嫩芽。
“在茶樹上,一個嫩芽的叫銀針,賣出的價錢最高。”雷建營對記者說,“我以前在深圳打工,現在回家鄉種茶之后賺得更多了!2021年,我通過3畝地的‘茶園信息卡’申請了一筆20萬元的貸款,主要用于茶園的道路改造、除草,以及購買有機肥料,現在僅茶青銷售年收入就可以達到4萬元。”
雷建營能獲得貸款,離不開福鼎市農村生產要素流轉融資服務平臺的支持,通過“茶園信息卡”這一生產要素,當地茶農可以更為順利地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
人民銀行福鼎市支行信貸調統股工作人員蔡爾德介紹,“茶園信息卡”就是“農戶茶園”產業資源。根據福鼎市農村生產要素數據中心統計數據,全域11家金融機構根據產業要素特征創新增加鄉村振興類金融產品63個,14525個涉農主體通過“農戶茶園”產業資源要素獲得融資15.52億元。
龍頭企業帶動
龍頭企業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2021年,炎陵娜妹子食品有限公司在炎陵投資建廠,作為加工企業,娜妹子公司通過就地收購、就地生產,為果農銷售提供了方便,也減少了物流運輸成本。
“去年,我們收購黃桃1500多噸,今年又增加了三條生產線,生產規模和收購能力還會翻幾番,全縣的加工果都可以收購到我們這里,今年預備收桃5000噸。”娜妹子公司董事長劉麗娜介紹。
羅晃表示,截至目前,炎陵農商行已為全縣1.1萬戶黃桃種植果農授信15.5億元,貸款金額4.3億元;為129戶黃桃合作社授信4.3億元,貸款2.1億元;向娜妹子等7戶黃桃加工和流通企業發放貸款1.4億元。
“我種植了10畝黃桃,每年產量7萬斤,娜妹子公司與我簽訂了長期采購協議,收購了我的全部黃桃,完全不愁賣。”娜妹子公司黃桃訂單農戶黃穎介紹,她每年的黃桃收入達30萬元。
黃桃產業的興起極大地帶動了炎陵的經濟發展。據介紹,炎陵縣農民的農林牧漁業收入有40%來自于黃桃產業,重點桃區在90%以上。
在福建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帶動下,當地收購白茶的聯合體茶企的信貸需求也得到了滿足。
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家雅說:“為有效解決我們與上游企業,也就是聯合體茶企之間的資金匹配周期問題,福鼎農信聯社推薦了‘茶企聯合體貸款’,有效解決了資金難題。”
據福鼎農信聯社理事長王章清介紹,截至2023年5月末,累計為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的聯合體茶企成員17戶,發放“茶企聯合體貸款”4595萬元,其中,配套使用央行再貸款資金1405萬元。
此外,王章清表示,福鼎農信聯社還推出以白茶企業商標權做質押,將企業無形資產轉變為有形信貸資金的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盤活了企業的商標品牌價值。“六妙白茶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和成熟的市場品牌,獲得3000萬元的授信總額,為企業發展做強做大不斷輸送新動力。”他說。
金融服務直達
金融服務直達“家門口”讓村民們貸款更為便捷。“以前貸款需要到鎮上辦理,費時費精力。現在金融服務直達‘家門口’,金融助理到村里上門走訪,與村民們拉家常,宣傳金融服務政策,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渠道更順暢了。”廣東省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陸飛紅說。
陸飛紅提到的金融助理,正是農業銀行駐英德連江口鎮金融助理紀逾睿,他在當地扮演著金融服務員、宣傳員和聯絡員的角色。
“我們朝夕在崗,和農民以心相交,以普惠性貸款為主抓手解決農戶融資難題。”紀逾睿介紹,截至目前,他已為駐地鎮約100戶農戶辦理貸款1300多萬元。
除做好金融服務外,紀逾睿還將金融知識帶進鄉村,通過列席村兩委會議等方式,給村兩委干部上經濟、金融、法律的知識普及課,幫他們看合同、分析項目,請他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己的信用”,培植“無形資產變價值、有形資產要盤活”的經營理念。
不僅僅在廣東,在福建也有一批這樣的人,在金融助力鄉村振興上走出新路子。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貨幣信貸管理處副處長陳福生介紹,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指導人民銀行寧德市中心支行以獲批“國家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為契機,聯合寧德市委組織部自2020年起選派三批次累計269人次金融干部到鄉鎮(街道)掛職,實現全市鄉鎮(街道)全覆蓋,引導金融人力資源向鄉村傾斜。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末,寧德市涉農貸款余額1721.01億元,同比增長23.73%,增速居全省第二,較掛職工作開展前增長67.2%。
“金融掛職干部”是在金融創新支持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伴隨著鄉村振興持續推進,在一片片廣袤的田野上,金融力量將書寫出更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