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22條舉措 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市場監管部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舉措》,包含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等22項具體舉措。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22條舉措的發布將顯著提升民營企業謀發展、謀改革、謀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民營經濟這支生力軍更有力量,使民營經濟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舞臺和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優化發展環境
在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方面,《舉措》從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
為便利民營經濟發展,《舉措》表示,修訂出臺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動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
《舉措》還提出,推動認證結果跨行業跨區域互通互認;加強公平競爭政策供給,加快出臺《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等制度文件;深入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強化信用約束激勵、開展信用提升行動、推動企業信用同盟常態化運行;促進經營主體注冊、注銷便利化等。
同時,《舉措》要求,清理規范行政審批、許可、備案等政務服務事項的前置條件和審批標準,不得將政務服務事項轉為中介服務事項,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得在政務服務前要求企業自行檢測、檢驗、認證、鑒定、公證或提供證明等;強化反壟斷執法,嚴格依法開展經營者集中審查。
法制保障方面,《舉措》提出,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守護”專項執法行動;持續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推動建設統一工作平臺;深入推動公正文明執法行風建設;持續開展涉企違規收費整治工作,減輕企業費用負擔。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為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舉措》從體系建設、提供便捷服務、助力企業發展提質增效等方面提出了多條有力的支持政策。
《舉措》要求,完善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公示體系,將承諾和履約信息納入信用記錄。開展經營主體信用監管標準體系建設,推動各地各部門在企業信用監管數據歸集共享應用中執行使用。深入開展經營主體信用監管數據質量提升行動,以高質量的數據支撐“三個監管”。健全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信用評級和評價體系。
同時,要為個體工商戶提供更加便捷的年報服務,不斷擴大“多報合一”范圍,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針對民營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建立支持政策“免審即享”機制,推廣告知承諾制,能夠通過公共數據平臺獲取的材料不再要求重復提供。
提質增效方面,《舉措》提出,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范股東行為、強化內部監督,實現治理規范、有效制衡、合規經營,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促進平臺規則透明和行為規范,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舉措》還表示,支持民營企業提升標準化能力,參與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在國家標準立項、起草、技術審查以及標準實施信息反饋、評估等過程中提出意見和建議。開展民營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提升民營企業質量技術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