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22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的部長們齊聚維也納,討論減產協議和產出政策等重要問題。此次會議被視為近來最棘手的會議之一,不僅因為會議將作出關于OPEC原油產出的重大決定,更因為一些成員國之間緊張的政治關系讓達成協議看上去更難。
數月來,美國等石油消耗大國呼吁冷卻原油價格、增產支持世界經濟,國際原油價格也一度逼近每桶80美元關口。OPEC“領頭羊”沙特和產油大國俄羅斯認為是時候增加產量了,而OPEC第三大產油國伊朗,一直是增產的主要障礙。
伊朗為何不同意
2016年底,OPEC和俄羅斯等10個非OPEC產油國在維也納達成減產協議,將日產量較當年10月的水平減少180萬桶。此舉在過去的18個月中幫助重新平衡市場,將國際原油價格從低谷的每桶30美元拉升至70美元以上。減產協議將于今年底失效。全球另一大產油國美國并未參加減產協議。
而今,沙特認為是時候提高產量了,但伊朗等其他成員表示反對。分歧的核心在于OPEC成員之間錯綜復雜、相互競爭的經濟和地緣政治網絡。
當然,OPEC也面臨強大的外部影響力。沙特是美國在中東最親密的盟友,美國已經對沙特領導層進行了數月的游說,敦促后者推動結束OPEC減產。
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稱,他認為OPEC正在人為地推高油價。他在近期的一條推特中寫道:“油價實在太高了,都是OPEC干的。不好!”
而從伊朗的角度來說,伊朗是歐佩克下屬的14個成員國中的第三大產油國,同樣也是沙特在中東地區的主要競爭對手。今年5月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并對接連伊朗實施制裁,包括能源制裁。這讓伊朗措手不及。石油產業是伊經濟支柱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此前石油收入占伊外匯總收入的一半以上。
市場觀察人士預計,到今年底伊朗的石油產量將下降三分之一。這意味著,和其競爭對手沙特不同,伊朗從OPEC增產中的獲益甚微。
伊朗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表示不會接受增產,因為這么做會為伊朗石油禁運鋪平道路。
今年5月,在伊核協議被毀并遭到接連制裁后贊加內曾致信OPEC,呼吁后者保護作為成員國伊朗的利益,本月初伊朗方面要求OPEC理事會把美對伊制裁問題列入維也納會議的議程中,支持伊朗抵制美方的制裁,但遭到拒絕。
此外,據海外媒體報道,美國曾私下向沙特等OPEC國家施壓,要求后者增加產量,抵消美國制裁伊朗帶來的沖擊。
伊朗在維也納會議前夕表示,OPEC不可能達成協議,且OPEC應該拒絕來自特朗普施加的增產壓力。
按照日程,在維也納會議前,伊朗、俄羅斯、沙特、阿聯酋、阿威特、安哥拉和委內瑞拉等國已經開會提前進行磋商。在這次會議上,贊加內提前離開席,而在他離開后,其他國家又進行了約2個小時的磋商。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表示,絕大部分與會人士建議逐漸每天增加100萬桶的產量,并在參與國中按比例分配。
供應缺口
確保供應穩定將成為OPEC維也納會議打開增產龍頭的強有力論據。
國際能源署(IEA)上周曾對“供應缺口”發出警告。IEA稱,到2019年底,由委內瑞拉和伊朗導致的供應缺口可能達到每天150萬桶。
今年3月,美國宣布將對委內瑞拉石油進行制裁,并禁止在美國交易委內瑞拉“石油幣”。上月,特朗普又簽署了一項新行政令,禁止與委內瑞拉進行某些石油交易。
IEA把委內瑞拉5月的原油產量定在136萬桶,并預計明年可能降至80萬桶或更低。IEA分析師維拉爾(Lejla Villar)稱,IEA預計2019年第二季度委內瑞拉原油日產量將跌至100萬桶,但如果委今年6月的原油產量跌幅大于預期,那么該國原油日產量或將更早跌至100萬桶。
“到今年底將出現每天160萬桶~180萬桶的缺口!卑柗茉醇瘓F董事長霍爾(John Hall)說,通過任何事情都需要時間,無論OPEC部長們在未來幾天作出何種決定,都會對市場產生影響。
2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幅超過2%。
重回更混亂的能源格局?
在維也納會議前,沙特和俄羅斯兩國能源部長表示,目前每天100萬桶或約占全球供應量1%的增量已近乎達成共識,但伊朗的認可仍至關重要。
一位石油業內人士分析稱,若OPEC內部分裂,維也納會議無法達成協議,將預示著重回更混亂的能源格局。 即便OPEC部長們在維也納會議上決定支持增產,接下來還將面臨什么時間以及如何為減產協議畫上句號的問題。
法利赫稱,任何關于增產的具體機制將在22日由所有OPEC成員決定。有OPEC消息人士稱,如果決定每天增加100萬桶,那么沙特每天將增加約25萬桶~30萬桶。
“如果會議結束的時候沒有達成未來增產的協議,那么就會出現內部危險,即內部紀律被打破,沙特甚至可能獨自承擔增產25萬桶!笔褪袌龇治鰩熛臓栺R(Gaurav Sharma)說,“這將送給俄羅斯和其他10個非OPEC產油國一個增產的借口!
根據OPEC的技術數據,全球石油需求強勁,預測全球石油需求量很快將達到每天1億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