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部分城市社區“老年餐桌”受歡迎
新華網太原8月2日電(記者馬曉媛)快到午飯時分,80歲的徐云香套上一件薄薄的防曬開衫,把花白的頭發梳得整整齊齊,拿起裝著錢和鑰匙的小包,樂呵呵地出了門。
穿過幾條街巷,慢步走五六分鐘,徐云香來到太原市海邊街社區的老年餐桌。在這里,已經有不少老伙伴們先到了。老人們三三兩兩地坐在樹蔭下,搖著扇子說笑,等著開飯。
“平時家里就我一個人,做少了吃不好,做多了又吃不了,人老了,也做不動了!毙煸葡阏f,以前是四個子女輪流來給她做飯,但孩子們工作忙時顧不上,自從社區有了老年餐桌,她的早飯和午飯就不愁了。
海邊街社區主任胡貴云說,老年餐桌成立于兩年前,靠太原市下撥的社區惠民資金維持運營,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的“三無”老人免費,其他老人只需繳納2元到6元不等的餐費。由于費用低而且方便,老年餐桌的開辦受到眾多老人歡迎。
“這兒的飯不光味道好,還做得軟和,老人們都能咬得動,而且換著花樣做,一周下來都不重樣的!”說起老年餐桌的伙食,老人們贊不絕口。
除了飯菜做得好,老人來老年餐桌,圖的是這里的熱鬧。84歲的韓冬花前不久因為腿疼被兒子接走,但因為想念老年餐桌的熱鬧日子,她住了一個多月就吵著要回家!拔揖拖矚g咱們這兒,高高興興,熱熱鬧鬧的。”
“老年餐桌既解決了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吃飯問題,也滿足了他們需要交流和陪伴的精神需求!焙F云說,老年餐桌開辦后,很多老人就把這里當成了活動據點,常來這里坐著聊天,有的老人還幫著洗菜、做飯、擺桌、刷碗,像個大家庭。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山西太原,像這樣的社區老年餐桌已經超過100個,在北京、西安、福州等城市,多種形式的社區老年餐桌也在快速發展,成為中國推進社區居家養老的一項重要內容。
當前中國人口老齡化已進入快速發展期,截至2014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2.12億,占總人口的15.5%。全國老齡辦2014年發布的調查顯示,老年人對老年餐桌的需求比例最高,自報需求比例高達42%。
“中國人習慣在家養老,享受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但如今家庭規模小型化、社會壓力增大、老人與子女分居等現實問題使居家養老面臨沖擊!鄙轿魇∩缈圃荷鐣䦟W所副所長譚克儉說。
譚克儉認為,社區居家養老可以讓老人在家中安度晚年,由社區為老人提供助餐、助潔、助醫等服務。這種模式既解決了養老院親情淡泊的問題,又解決了傳統居家養老服務不足的難題,有望成為未來養老的發展趨勢。
“眼下的問題是,還有更多老人想加入老年餐桌,但社區的容納能力有限!碧猩鐓^服務管理中心主任夏同杰表示,今年太原市還將建設50個老年餐桌,為更多老年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