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銀行開放之路:聯名卡成突破口 線上風控體系多為合作模式
2020年10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金融街論壇年會中指出,需要關注,中小銀行以前傳統的客源優勢已不明顯,在技術上提出和科技公司合作,導致有些中小行在客戶的拓展、開發方面,非常依賴科技公司提供的數據,且在有了客戶以后,風險管理也非常依賴科技公司。
此言正道出目前中小銀行在產品創新和科技開放方面的現狀。開放銀行作為銀行業數字化轉型必經之路,將金融服務嵌入包括銀行、第三方企業、監管方和消費者等參與者在內的各個環節,從“讓客戶到銀行自建的場景來”轉變為“主動到客戶所在的場景中去”。
在這條康莊大道上,以工商銀行、平安銀行為首的全國性銀行一路狂奔,已向平臺化模式演變,而遍布在全國金融版圖上的“毛細血管”——中小銀行,則演繹著各自的掙扎與精彩。
聯名卡成突破口
截至2020年6月末,我國總計有19家民營銀行、135家城商行、1513家農商行、1633家村鎮銀行等等,這些構成了我國的中小銀行體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查閱已在A股上市的36家銀行公開報告發現,在開放銀行這個話題上,中小銀行提及較少。但未提及并不意味著在該模式中的缺席。
“開放銀行的概念很大,將銀行自身的賬戶嵌出去也算開放銀行。”建設銀行營運業務總監牟乃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到,但是大行有必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標準平臺發布機制。
目前,大多數中小銀行并未形成開放銀行運營體系戰略,僅與第三方場景合作開放了賬戶服務項的API(應用程序接口),比如常見的聯名卡。
一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監管給中小行的定位便是不得跨區域展業,展業資質較少,數字化轉型更多是改變其服務方式,而不是為了通過開放銀行去拓展更廣泛的業務,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中小行線上零售業務,嚴格意義上來講沒有區域之分。
這也是為何大量中小行聯名卡辦卡入口在各大消費APP上出現。2020年10月22日,美團官方宣布,其聯名信用卡業務的累計發卡量已經突破1000萬張,已與國內超過14家區域性銀行達成合作協議,上線12家。
在21家A股中小行中,多家銀行通過互聯網平臺合作發行信用卡業績驕人。
比如:北京銀行2020年上半年拓展借記卡在各互聯網場景應用,推出第三方支付賬戶一鍵綁定服務,新增6個網申渠道,網申累計拓客同比提升109%;
上海銀行2019年通過互聯網平臺合作引流,發放信用卡95.10萬張,同比增長110.20%,占全年新增發卡量的54.89%;
南京銀行2020年上半年進一步深化與京東金融等頭部平臺的合作,推出京東愛奇藝三方聯名卡;
蘇州農商行2020年上半年借助京東品牌及流量優勢,推出“京東聯名信用卡”,拓展線上發卡渠道。
而對于開放銀行建設來說,將賬戶體系開放出去對接場景是最基礎的第一步,如何進行線上化風控和運營才是開放銀行最重要的能力。
線上展業技術多為合作模式
與大行和場景方合作主要為尋求導流獲客不同,中小行對場景方的需求層次更多。
美團聯名卡相關業務負責人亦向媒體透露過為何瞄準區域性銀行聯名卡市場的原因:若是與大型銀行合作,通過導流等服務實現流量變現,操作起來相對簡單,但是與區域性銀行合作的話,就可在獲客、風控、運營、系統構建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賦能后者實現持續成長。
“開放銀行本身屬于技術應用,但我更愿意理解為它的本質是業務開放,而不是技術的開放,API本身沒有技術壁壘。”在百信銀行副首席戰略官陳龍強看來,中小銀行的不足主要在于產品創設。比如,中小銀行將信貸業務對接到線上場景方后,是否有線上反欺詐能力、大數據風控能力,用戶運營能力等。
此外,銀行開放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資產,同時幫助場景方提高用戶粘性。這個過程銀行側能否快速對接場景和滿足場景方個性化要求的適配能力是最重要的。
2019年間,百信銀行已開發350+API接口,接入場景80余家,第三方合作接入縮短到了2小時,其研發的“河圖”智能風控平臺,目前已涵蓋13大類的16000多個數據標簽。這些快速對接等線上化展業涉及到的技術,有一部分為外采,但是完全做了客戶化改造,均為自主可控、國密算法。
長沙銀行在開放銀行方面走得較為穩健,其在半年報中重點進行了信息科技風險狀況的說明。強化了信息科技外包風險的整治力度,加強外包準入和風險評估力度,逐步清退集中度較高的駐場外包商,降低信息科技外包風險。
在風控體系上,長沙銀行引入了螞蟻金服的蟻盾風控大腦。以自主可控、一體化、白盒子化、持續化為目標,完成蟻盾敏捷風控模型、風控底盤建設,初步構建基礎風控體系初步閉環。
不僅是美團,還有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同樣瞄準了這一市場,推出數字化運營解決方案,覆蓋從營銷獲客、風險管理和客戶服務的全流程服務。
比如,金融壹賬通2019年6月發布的開放式API平臺Gamma O,為金融機構提供即插即用技術,實現自動化、數字化線上運營,無需搭建額外的互聯網基礎設施;
京東數科推出的開放銀行解決方案中,包括線上業務相關的解決方案及IT產品線(大數據、營銷、風控、人工智能),幫助客戶一站式搭建線上業務輸的IT系統。
光大銀行信息科技部安全管理處處長牟健君在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上發文指出,開放往往意味著多方參與。銀行與合作方在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合作可能面對多種風險環境,比如違規操作、外部攻擊、交易欺詐等;同時,各方面臨的監管環境、技術基礎設施都有所區別,在合作中如何達成一致,避免系統性風險也值得關注。
這些或將成為中小銀行在開放銀行道路上面臨的監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