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副行長林景臻:理財業務回歸本源 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堅力量
中證網訊(記者 石詩語)中國銀行副行長林景臻11月23日在中國證券報主辦的“2022中國證券報銀行保險業財富管理論壇”上表示,截至2021年末,持有理財產品投資者數量達到8130萬人,再創歷史新高,理財業務正式回歸“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的本源,成為落實國家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林景臻強調,隨著資管新規配套細則的逐步完善,理財子公司成為資管行業的生力軍,理財行業規模由2017年歷史最高的30.32萬億元快速降至2018年的20.88萬億元,2022年6月又逐步恢復增長至29.15萬億元,“潔凈起步”的理財公司正在成為資管行業的中堅力量。
此外,林景臻表示,在金融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各市場機構加大產品和服務的創新驅動,理財業務回歸本源,有力支持了國家重大戰略加快落地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行穩致遠。
其中,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理財產品主動引導資金回歸實體經濟本源,包括“雙碳”政策背景下參與和完善ESG投資體系;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試點開啟跨境理財通;助力培育中小企業發展,探索發行“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
在實現“共同富裕”方面,林景臻認為,理財產品兼具普惠和穩健的特點,是當前最具“人民性”的投資品種之一,依托專業管理人,為廣大居民增加了財產性收入。
在構建“養老第三支柱”體系方面,養老理財產品通過引入平滑基金、風險準備金等方式,在有效控制回撤的前提下,提供長期穩定的回報,成為養老金融產品譜系中極為重要的拼圖。
展望理財行業未來發展,林景臻建議,各參與方必須“戮力同心、聚力同行”。一是監管部門應結合資管業務發展中產生的新問題不斷完善監管要求和規則。二是各級行業協會應持續組織開展監督和自律活動,借鑒基金行業的成熟經驗,組織專業機構建立規范的機構和產品評價體系,為行業參與各方打造健康的行業生態。三是理財公司應基于各自企業定位、資源稟賦的特點,打造差異化經營策略,實現精細化管理,提升投研水平,擯棄短期行為,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理財產品。四是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銷售機構應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優化銷售流程,堅持銷售適當性,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不斷提升投資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