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資產質量穩中有進 未來凈息差下行難題何解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439.52萬億元,同比增長7.3%;不良貸款率1.56%,與上季度末持平;資本充足率較上季度末上升0.09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0.5%。此外,今年三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1.53%,季度環比下降0.01個百分點,凈息差收窄壓力進一步顯現。
展望下階段,業內人士認為,商業銀行凈息差下行趨勢將延續,但下行幅度會較今年以來的情況有所收窄。下一步,商業銀行可從收益與成本兩端著手,通過挖掘優質信貸資產、發展中間業務等,擴大收入來源,同時拓寬融資渠道,探索以較低的成本補充負債端資金。此外,伴隨銀行業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調整信貸投放結構,銀行資產質量有望保持穩健。
銀行業發展總體平穩
金融監管總局近日發布數據,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439.52萬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大型商業銀行總資產189.27萬億元,同比增長9.2%,占比43.1%;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72.75萬億元,同比增長4.5%,占比16.6%。
從效益指標來看,商業銀行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9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0.5%。具體來看,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前三季度凈利潤分別為9792億元、4001億元、2480億元、2080億元,其中城市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最快,同比上漲3.39%。
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有所下降。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銀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從二季度的24.31%降至22.95%。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分析,銀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下滑受多重因素影響。例如,銀行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加大減費讓利的力度,免費服務項目增多;此外,受市場波動和投資風險等因素影響,銀行投資收益不穩定,造成非利息收入占比下降。
在資本充足指標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5.62%,較上季度末上升0.09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44%,較上季度末上升0.06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86%,較上季度末上升0.12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方面,商業銀行三季度末不良貸款率與二季度末持平,均為1.56%。其中,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3.04%,其余各類銀行不良貸款率均在2%以下。從細分項來看,次級類貸款率季度環比下降0.04個百分點,可疑類貸款率、損失類貸款率季度環比分別上升0.01個百分點、0.03個百分點。
“今年三季度我國銀行業發展總體平穩,資產、負債穩步增長,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速邊際改善,在經濟下行周期后期表現出較強的韌性。”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向記者表示。
凈息差承壓
金融監管總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降至1.53%,較二季度下降0.01個百分點。具體來看,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三季度凈息差分別為1.45%、1.63%、1.43%、4.13%、1.72%、1.44%。
除股份制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的凈息差與上季度持平外,今年以來,大型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外資銀行的凈息差均呈下降趨勢,最新的季度環比數據分別下降0.01個百分點、0.02個百分點、0.08個百分點、0.02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商業銀行為應對凈息差收窄壓力、控制負債成本,不斷下調存款利率。目前已形成國有大行領銜、股份制銀行迅速跟進、地方銀行陸續追隨的步調。
11月以來,包括武鄉農商銀行、福建華通銀行、江西裕民銀行、遼寧振興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加入存款利率下調大軍,部分銀行存款利率降幅達80個基點。
值得注意的是,商業銀行在負債端不斷壓降成本的同時,在收益端,當前貸款利率水平仍在不斷下行,凈息差收窄趨勢短期內難以扭轉。
2024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持續處于歷史低位。今年9月,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67%,同比下降0.47個百分點。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71個百分點。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有助于緩解銀行整體負債成本,增強銀行盈利能力與經營穩健性,但不同銀行調降存款利率,需要充分考慮存款市場情況,自身客群基礎、品牌效應、負債能力等。
明年凈息差下行幅度料收窄
業內人士認為,在凈息差收窄趨勢延續、非息收入占比下滑的背景下,如何維持業績增長、探索業務增量,成為當前各家銀行亟待破解的難題。
董希淼表示,利息收入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下一步,銀行應采取措施延緩凈息差下滑趨勢,應把握好降息的時機、力度、節奏,在穩增長、防風險、調結構中尋求更有效的平衡。
“商業銀行資產端應繼續挖掘優質信貸資產,同時發展中間業務,增加收入來源,從而減輕貸款利率下滑對資產收益的影響。負債端應拓寬融資來源,可以借助業務創新協同,持續挖掘新儲戶;借助市場化方式,通過發行特定項目金融債,以較低的成本補充負債端資金。”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建議。
工商銀行支付部總經理付杰認為,當前銀行業的凈息差整體處于低位平臺期,預計凈息差收窄的態勢明年將延續,但是收窄的幅度將有所減小。
“展望明年,LPR下調及存量房貸利率調降的影響將持續存在,凈息差面臨下行壓力。”招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現有政策措施下,明年凈息差可能會進一步下行,但下行幅度將較今年有所收窄。此外,凈息差走勢還取決于明年宏觀層面會否有進一步的增量措施出臺。
業內人士認為,受凈息差收窄、營收增速下滑等因素影響,當前銀行業維持利潤穩定的壓力較大,預計銀行會適度減少撥備計提,并加大不良貸款核銷力度,這有助于降低銀行不良貸款率。伴隨銀行業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調整信貸投放結構,銀行資產質量有望保持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