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 (記者 劉麗靚)5月22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國企要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提高核心競爭力。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張春曉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是國企全面深化改革、“1+N”方案全面落地的重要改革舉措,是檢驗“1+N”方案成效和國企改革的試金石。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要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切口,積極發展、有序實施、穩妥推動,國有經濟發展為其他所有制發展搭建良好的運行平臺,特別是這一輪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主要是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上做文章,在產業運行鏈條上實現混合發展,這樣就能夠強化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構建創新鏈,也就能夠更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張春曉表示,要和其他性質的企業共同發展,國有企業必須提升自己的運行質量和運行效率。對國有企業而言,“老大難”問題在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給出了明確的要求,就是基本完成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國有企業輕裝上陣,才能夠吸引其他性質的企業加入到國企改革的陣營中來,互相促進,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他說,國有經濟發展,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什么都干。國有資本主要聚集的區域應該是關系國計民生、國家安全、重要的基礎設施、重要的自然資源、新興產業和特殊行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要聚焦主責主業,這樣就更能夠提升國有資本的運行質量和運行效率。
張春曉指出,打鐵還需自身硬,國有企業要在市場化運行中成為強大的市場競爭主體,就要在市場運行機制上做文章,同時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要做實六種力量,即要在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上全面下功夫,才能夠真正提升核心競爭力!耙环植渴、九分行動”,關鍵是在下一步的運行中一定不能浮躁,要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切忌為改革而改革,要穩步扎實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