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劉楊)5月22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天津石化公司黨委書記李永林建議,制定氫能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頂層發展規劃,制定適合的、可操作的氫能產業管理規范和法規,加強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重點攻關,實現全面國產化。
李永林表示,雖然我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已經進入了商業化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薄弱,部分關鍵材料及核心零部件還依賴進口,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還存在許多不足,需要國家統籌謀劃多方面問題。
由于我國氫能產業發展起步晚,缺少使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有序分工、可持續發展的國家層面發展規劃。鑒于此,李永林建議,制定國家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立足于長遠性、全局性、戰略性、方向性,設計未來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可持續行動方案,明確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及保障措施,整體規劃氫能產業重點發展區域,提出氫能產業發展路徑,整體規劃制氫、儲氫、運氫及加氫站的發展路徑,并發布持續、穩定的補貼政策,給企業一個持續穩定的政策環境,推動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同時,由于氫氣一直作為高度危險品進行管理,部分標準與法規已與技術發展不相一致,極大的限制了氫作為能源使用的大力推廣。雖然今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中首次將氫能列為能源范疇。但是氫能在《意見稿》中的表述仍舊有限,在氫氣運輸、儲存、使用、管理等環節,亟待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李永林建議,科學評估安全風險,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制定適合的、可操作的氫能產業管理規范和法規。可以參考成品油、壓縮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等能源的管理辦法管理能源用氫,從而使氫氣的大規模、長距離、低成本儲運具備可行性。
此外,加氫站數量少是制約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我國缺少國家層面規范化的加氫站規劃建設審批規定,地方在審批加氫站建設時無據可依,需要各自摸索。國內加氫站從選址規劃到建設完工,平均需要 2年時間,甚至個別地方耗時 5 年。李永林表示,迫切需要國家出臺加氫站審批主體、建設審批流程以及補貼政策的指導意見,引導和支持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