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投資未來已來 長線資金“壓艙”A股
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401(K)計劃啟動,美國養老金入市,成為未來美股“牛途”的重要節點。如今,中國養老金投資穩步推進,讓市場感受到相似的興奮。
養老金、保險資金等“穩中求收益”的長線資金入市,被寄予發揮資本市場“壓艙石”作用的厚望。養老金三支柱體系加速建設和完善,解決三支柱發展失衡問題、壯大第三支柱,日益成為業界共識,且得到政策層面越來越多支持。
推進第三支柱建設,不僅有利于緩釋我國面臨的養老壓力,還可以讓更多養老金在積累增值過程中拓展投資空間,成為資本市場“穩定器”。
潛力巨大
表面波瀾不驚,實則風云際會。
“從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總體情況看,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結構嚴重失衡,呈現第一支柱‘一枝獨大’、第二支柱是‘一塊短板’、第三支柱還是‘一棵幼苗’的顯著特點。”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表示,目前養老金第三支柱在提高個人養老保障水平方面的作用還沒有發揮出來。
“雖然第三支柱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業務空間巨大。”業內人士表示,養老金第三支柱作為居民自主積累的養老財富,是我國多層次養老金體系中最有發展潛力的一環。
某大型養老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稱:“養老金三支柱中,第二支柱,也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在頂層設計支持下,市場化程度最高,通過選擇受托人、投管人等管理機構進行市場化管理。第一支柱目前市場程度還不高,基本養老、社保戰略儲備基金,目前只能說是‘半市場化’。而第三支柱頂層設計才剛剛開始。”
“未來養老金資產規模會快速增長。雖然我們服務的是‘夕陽’人群,但這個行業屬于朝陽行業,雪球會越滾越大。”上述負責人說。
天時地利
近一年來,政策層面不斷發力完善三支柱,加強對第三支柱建設的支持。
今年年初,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明確,積極發展多樣化的商業養老年金保險、個人賬戶式商業養老保險;完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政策,支持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拓寬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運用范圍,實現長期保值增值等。
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指出,應積極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引導和激勵企業和個人加大第二、第三支柱的投資。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原副主席姜洋建議有關部委抓緊研究出臺第三支柱政策文件,結合稅延養老試點經驗,優化制度建設,提升覆蓋面;建立賬戶制,鼓勵銀行、保險、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參與服務。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在2020金融街論壇上表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發展第三支柱已十分迫切。發揮金融優勢、大力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障,可以有效緩解我國養老保險支出壓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同時可以集中長期穩定資金,探索跨周期投資模式,成為資本市場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重要力量,從根本上促進資本市場正常發展,滿足基礎建設和科技創新的資金需求。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分兩步謀劃我國三支柱養老保險體制改革。對于第三支柱,他建議盡快完善稅延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政策,研究制定將個人儲蓄轉化為個人儲蓄養老金的政策措施,制定出臺第三支柱養老金積累的投資收益免稅等相關政策。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表示,推進第三支柱建設有三個關鍵點:一是制度模式以“個人賬戶”為核心,二是設計合理的稅收優惠模式,三是多元化的參與產品和投資渠道。
源頭活水
從國際經驗看,養老金特別是養老金第三支柱適度參與資本市場,不僅有利于養老財富的積累增值,還可以幫助平滑資本市場波動,發揮資本市場“穩定器”“壓艙石”作用。
1978年,美國401(K)計劃啟動,養老金入市。隨著1979年該計劃得到法律認可以及1981年追加了實施規則,美股迎來一波明顯上漲;20世紀90年代,401(K)計劃快速推廣后,美股更是大幅上揚。
“隨著中國養老制度的發展完善,更大的養老金增量空間其實在第二、第三支柱的資金盤子里。”董克用認為,在中國現行養老金體系框架下,第一支柱是現收現付型;第二、第三支柱是積累型,與財富管理息息相關,與資本市場關系更加密切。
“投資增值是積累型養老金計劃發揮保障功能的關鍵。未來我們應該培育積極的養老金投資理念,必須加大長期權益資產投資比例,提高養老金保值增值能力,分享經濟增長和資本市場發展成果。”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發布的《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20)》如是說。
隨著第三支柱壯大以及養老金投資空間的打開,資本市場料迎來更多長線資金。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健康的資本市場離不開穿越周期的長期投資者,以平抑資本市場的短期非理性波動。而養老金投資期限長、資金總量大,正是資本市場行穩致遠的天然‘穩定器’。參考境外經驗,未來我國養老金第三支柱也應該豐富可投資產品種類,穩妥有序地將理財、基金等各類資管產品納入投資范圍,促進養老金成為資本市場的‘穩定器’。”
平安證券分析師魏偉認為,養老金投資管理機構對價值投資的追求,會削弱“羊群效應”,降低市場波幅;對市場信息利用程度高,可提升市場有效性;養老金作為長期資金,核心資產的持有期限長,交易頻率相對較低,可降低市場大幅波動的概率;養老金投資管理的發展,會倒逼制度體系和市場環境優化,促進金融創新,例如推進FOF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