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原油期貨連續大漲,昨日主力SC1809合約不僅強勢漲停,還刷新了上市以來新高537.2元/桶。分析人士表示,美國對伊朗非能源領域制裁生效、沙特增產不及預期、人民幣貶值、國內原油期貨交割意愿不強等因素共振,推動油價不斷走高。不過,鑒于當前伊朗的原油出口并未受到明顯影響,且內外盤套利活動增加,或會對油價起到一定的壓制作用。
期價強勢漲停
周二,國內原油期貨主力SC1809合約延續漲勢,并強勢封于漲停,創下上市以來新高537.2元/桶,漲25.5元或4.98%。
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隋曉影表示,近期原油期價上漲一方面源于美國對伊朗非能源領域制裁生效;另一方面源于沙特增產不及預期。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分析師姚曦表示,近日油價上漲主要是受到外因與內因的共同作用。從外部因素來看,人民幣貶值、沙特控制減產幅度、美國對伊朗制裁推動了油價上漲;從內部因素來看,國內原油期貨交割意愿不強,注冊倉單較少是造成此次大漲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周一收盤,SC-Brent原油價差接近5美元左右,而SC-Oman原油價差接近6美元左右。“近期,內盤原油期價漲幅遠超外盤,一方面在于人民幣持續貶值,另一方面也有國內化工品種連續推漲的氣氛烘托。”隋曉影表示。
隋曉影進一步表示,在人民幣持續貶值以及近期國內期貨盤面化工品集體上漲的帶動下,SC原油價格持續突破新高,也令內外盤套利窗口打開,因在境外買原油到境內保稅區進行交割具有利潤空間。但由于國內相關制度限制,賣方交割相對困難,令1809合約空頭陷入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