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鄭糖在創出21個月新低后,走出橫盤整理行情。整體上看,鄭糖短期呈現牛皮市主要是受到春節長假將至,市場情緒較為謹慎的影響。中期來看,國內食糖市場正值生產高峰期,季節性壓力明顯,糖價將持續振蕩偏弱。
供給過剩長期存在
全球食糖2017/2018年度供應過剩量有進一步增大的態勢,導致前期國際糖價出現大幅下跌,盡管近期ICE原糖期價止跌回升,但總體供需形勢仍是未來市場的主要壓力因素。
具體來看,全球主要食糖權威機構,對2017/2018年度全球食糖供需過剩預估總體上調。德國分析機構LICHT在最新的報告中,將全球食糖供應過剩量由上次的440萬噸提高到750萬噸;福四通將過剩預估由上次的280萬噸上調至360萬噸;澳大利亞商品預測機構Green Pool最新發布的報告,預計2017/2018年度全球食糖過剩量將達到1143萬噸。
可以看出,上述機構對全球食糖供需過剩的預測數據均有所上調。
庫存保持在合理水平
國內糖市2017/2018年度總體供應寬松,期末庫存保持在合理水平。目前,國內新榨季進入生產高峰期,新糖上市季節性壓力將加大。據中糖協數據,2017/2018年度全國食糖產量為1043萬噸,預計進口量約200萬噸,預計儲備糖投放量約200萬噸。總體來看,預計國內總供應量為1585萬噸,總消費量為1400萬噸,期末庫存為185萬噸,庫存消費比為13.21%
從2017/2018年度國內食糖生產形勢來看,北方甜菜糖產區糖廠全部開榨,與上年同期相比,甜菜出糖率有所提升。截至1月底,共計生產甜菜糖109.97萬噸,同比增加16.98萬噸,增幅18.26。南方甘蔗產區糖廠,截至1月底,廣西、云南、廣東、海南共計開榨161家,總計產能利用率達到94.64%,總產糖量為402.69萬噸,同比增加41。 72萬噸,增幅11.55%。截至1月底,全國累計產量512.66萬噸,同比增加58.7萬噸,增幅12.9%
政策利好糖價遠期走勢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國家鄉村振興政策,主要內容包括20個字5個方面的總要求,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都作出了全面部署。對食糖市場而言,加快消化政策性糧食庫存和積極參與全球農業貿易規則制度的政策內容,給市場帶來積極信號。
目前,從國內食糖進口和庫存數據來看,去年我國累計進口食糖229.32萬噸,同比下降77.68萬噸,市場預計2018年我國食糖進口量約為200萬噸,進口數據顯示配額外的食糖進口降幅巨大,進口壓力正在大幅減輕。庫存方面,目前國內食糖國儲庫存約600萬噸,2017年拋儲78萬噸,2018年將繼續去庫存,國儲庫存壓力也將逐步減輕。
綜上所述,受制于供應過剩壓力,國際糖價上行空間有限。而國內市場,政策對糖價盡管存在支撐作用,但屬于長期預期。中期來看,季節性壓力將對鄭糖形成較大影響。 (作者單位:格林大華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