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三年行動計劃 中國康養發力養老產業
老有所養是事關民生福祉、社會問題的國之大事。8月18日,全國首個黨政機關培訓療養機構轉型普惠養老服務設施——中國康養·盛泉·海署幸福家園在山東威海落成開業。該項目是由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資產接收及轉型發展健康養老的統一運作平臺——中國健康養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康養”)接收的原海關總署威海教育培訓基地改造而來的。
這只是一個開始。據透露,按照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改革的安排,中國康養將全面啟動改革資產的批量接收工作,采取“總體規劃、分步實施、試點先行、批量復制”的策略,接收培訓療養機構數百家,覆蓋全國29個省份,主要分布與人口老齡化分布區域大致吻合。中國康養將根據培訓療養機構資產特點,改造后推出社區養老、醫養結合、旅居養老三種主要類型的普惠養老產品,提供十萬張以上的床位,為幾十萬老人提供全周期、多層次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明確發展普惠養老定位
創建多種合作模式
據了解,中國康養成立于2017年1月,是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大型中央企業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誠通”)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改革任務,培育健康養老現代服務業而組建的跨區域跨領域的健康養老產業集團,是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接收及轉型發展健康養老的統一運作平臺,注冊資本金100億元。
作為資產集中管理平臺,中國康養將對接收的資產進行集中管理、快速盤活、統籌規劃,有效利用。同時,還將作為優化資源配置平臺,配置資金、技術、管理、人才和運營,引導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資產和其他資產轉型發展養老。
“我們和國內外近百家養老服務運營商進行了接洽,經過一定的遴選程序,建立了合作運營資源庫。”中國康養有關負責人解釋說,中國康養創建了“九宮格”的合作模式,根據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資產特點,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進行培訓療養機構的建設和運營。采取自建共營的機構,中國康養將投資改造,運營方面采取混合所有制。采取共建共營的機構,中國康養將與金融機構等社會資本合資改造,運營方面采取混合所有制。采取他建他營的項目,中國康養將機構整體委托給具有資金和運營實力的養老企業進行投資和運營。
如何持續擴大普惠養老服務有效供給,解決我國養老發展面臨的痛點、難點和堵點?中國康養在總結了國內外養老企業和機構運營管理經驗,對標我國三階段發展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質量有保證、價格可負擔、企業可持續”的普惠養老發展模式,并在北京、武漢、鄂州、沈陽等地進行了成功實踐。
自2019年年初作為首家央企參與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以來,中國康養與武漢市人民政府合作,大力發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同年新增拓展鄂州、沈陽2座城市。僅用1年時間,按照中國康養標準體系建設的項目已在七省八市落地,改造完成了58個由老舊物業轉型的養老機構,新增養老床位2000余張,正在建設項目30個,年底前運營的床位將達到4000張,自營項目入住率達到90%,服務社區居家老人近萬人次。中國康養通過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老舊物業改造能力以及高效科學的工程管理能力,建立了養老全產業供應鏈資源庫,并形成了中國康養的養老項目設計和改造標準化體系,為舊有物業改造為養老項目提供了一站式解決方案,為培訓療養機構轉型發展養老改革做好了物質、體系、人才和管理上的儲備。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實踐,中國康養的養老服務產業目前已形成涵蓋機構養老、社區養老、旅居養老、醫養結合多業態的養老服務品牌系列,既包括獨立品牌,也在嘗試混合品牌的發展。
培訓療養機構轉型養老
打造示范效應
海關總署威海教育培訓基地是首個撤銷脫鉤并轉型健康養老的黨政機關培訓療養機構,也是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項目,具有推動改革機構轉型發展、擴大普惠養老有效服務供給規模的示范效應。
據介紹,中國康養經多方遴選,引入山東省建設規模最大、養老人數最多,具備較強養老機構建設、運營、代管實力的民營養老機構山東盛泉集團作為合作伙伴,為項目提供特色化的運營服務。
資料顯示,海署幸福家園為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項目面積5718平方米,配置100張普惠養老床位,將為周邊一公里內3個中型普通居民社區、近千名老年人提供專業便利的養老服務,可滿足老年人多樣性、多層次的養老需求。既提供價格實惠的日間照料、社區助餐、助浴、助醫、咨詢代購等社區養老服務;也提供專業助餐、助潔、助行、助浴、助醫等上門居家養老服務。此外,該項目從居家、社區到機構養老深度融合,讓老年人可獲得方便可及的多維度養老服務。
海署幸福家園一大特色是在滿足項目周邊區域老年人常規社區居家及長照等養老服務需求的同時,也關注老年人文化養老需求,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補充區域老年學習養老服務。海署幸福家園是威海市老年大學分校,將推出系列熱門課程及招牌課程,配置專業教學設備,并聘請專業離退休教師進行系統授課,課程結業頒發威海市老年大學結業證書。此外,還聯動全國其他老年大學分校,組織學員開展系列游學活動。
發力普惠養老產業
多層次領跑轉型發展
據透露,中國康養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還將有5家左右黨政機關培訓療養機構轉型養老機構陸續開工;未來兩年,根據資產接收情況,一大批培訓療養機構將轉型養老機構并開業。另外,針對培訓療養機構集中的地區,中國康養還將打造北戴河樂齡康養示范區和青島市南區康養產業園區。
與此同時,未來三年,中國康養將從品牌標準、設施設計、客戶管理、人才培訓、組織管控、信息平臺六個維度推動培訓療養機構轉型發展落地實施,統籌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調發展,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標準化運營服務監管體系的建立也至關重要。中國康養將通過信息化手段,開展線上數據查核工作,每月統計服務運營過程性指標,進行質量評價并進行反饋。每年組織機構參與線上、線下質量管理培訓,通過理論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全面質量管理賦能。對在住長者及潛在客戶本人或家屬每季度發送滿意度調研問卷,通過信息系統收集、分析,質量管理委員會對調研結果進行評價、反饋。在日常監管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持續追蹤跟進,形成PDCA閉環管理,幫助一線機構有效解決問題,改善養老服務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三年,中國康養社區養老、醫養結合、旅居養老等主要業務條線將廣泛吸納就業數萬人。據介紹,中國康養將打造康養人才專業特色培訓體系、從業人員水平的等級評價及認證體系,以中國康養職業化高素質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訓、中國康養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和認證、中國康養健康養老服務質量評價等引領項目為重要抓手,以標準化職位為目標,開展多層次的中國康養特色專業人才培訓,到2022年將培訓儲備約7000-8000名健康養老專業人員。“總之,中國康養將利用未來三年時間,努力實現品牌標準領先、養老機構布局領先、運營能力領先、市場占有率領先和客戶感知領先,打造中國健康養老產業的領跑者,在構建中國特色普惠養老產業發展中起到引領示范作用。”上述有關負責人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