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最新發展趨勢劃重點 補齊芯片軟件短板
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6月18日在上海開幕,與會人士闡述了未來的政策思路和行業建議,涉及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和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智能網聯、芯片等領域。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表示,當前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趨勢,汽車產品的功能由交通工具向移動儲能單元、智慧數字空間擴展,電子、軟件等在價值鏈中的占比日益提升,產業鏈加速向出行、物流、娛樂等后端服務領域延伸。
對于汽車網聯化和智能化的核心零配件——芯片,郭守剛透露,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做好多方面工作:提升全產業鏈水平,實施強鏈補鏈行動,加快補齊車用芯片關鍵技術材料和軟件等短板,抓緊突破基礎計算平臺、操作系統等新興基礎;加強產業鏈上下游聯合攻關,加大原始和底層技術創新投入,補齊短板、鍛造長板,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全產業鏈競爭力。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表示,目前已進入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整車計算平臺需要CPU加操作系統,我國應及早謀劃自主可控的芯片、操作系統。我國汽車產業需擁有自己的統一的操作系統,建立自主可控的車規級芯片產業體系;我國汽車半導體、集成電路發展需打造世界級先進企業;車路網云協同,道路運輸、電子通訊、互聯網、汽車等行業的企業需攜手推動基于5G V2X智能網聯汽車戰略發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預計,今后5至8年,我國將有大量國IV及以下的在用車輛逐步面臨淘汰替換,這給電動車市場帶來巨大空間。預計未來5年電動車產銷增速將保持在40%以上。到2025年,新車占比將突破20%,或達更高水平。
在付炳鋒看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汽車市場將發生明顯改變:電池、電機等新材料供給將達新的平衡,成為供給的重要保障能力;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顯著擴大,充電設施智能化將得到普及;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將更加完善、健全。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俊表示,正攜手華為、寧德時代打造國際一流智能電動網聯汽車平臺——CHN,即將推出一款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基于方舟和CHN兩大架構,開發EPA0、EPA1和EPA2全新平臺,形成大中小新能源專屬平臺。未來5年,還將陸續推出26款全新智能電動汽車。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透露,今年下半年,華為蘇州創新中心將對外開放,計劃每年提供5000多萬元的設備支持,重點圍繞移動數據中心MDC、HarmonyOS智能座艙及數字平臺,構建合作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