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炒股哪家強?4家收益超百億中信證券以178億折桂
年報季接近尾聲,不少券商已經完成了年報披露,市場一直關注的券商炒股業績也浮出水面。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數據發現,頭部券商由于資金、研究等資源聚集,自營投資收益絕對值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而一些中小券商則依靠靈活的投資策略在收益率水平上取得優勢。從絕對值上看,自營收益超過100億元的上市券商超過4家,自營投資收益規模超過50億元的則有10家。
從數據上來看,投資業務連續幾年成為券商收入占比最大的業務,表明重資本業務能力逐漸成為券商的核心競爭能力,這對于券商的資產獲取、風險定價和主動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券商要擺脫行情依賴仍需在多業務層面實現更多的平衡。
自營收益撐起半邊天
券商自營收益自從2017年以來一直是行業收入占比最大的業務,也因此成為各家券商關注的核心業務。雖然近些年財富管理轉型口號嘹亮,也有不少券商希望減少自營收入占比,但是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自營投資收益仍然撐起了大部分券商凈利潤的半邊天。
證券時報記者以投資收益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其他綜合收益的口徑統計,截至目前,自營投資收益最高的上市券商為中信證券,2020年全年該項數字達到178.24億元。其中,投資收益為248.83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63.91億元,其他綜合收益為-6.68億元。
中信證券稱,2020年公司股票自營業務繼續深化對各行業龍頭公司的理解,同時繼續注重對尾部風險的控制,靈活運用股指衍生品,整體保持了穩健的業績。在量化分析和多元策略的探索和實踐上取得初步成效,為未來進一步降低業績對市場單一方向變動的依賴打下基礎。
華泰證券、中金公司和海通證券的自營投資收益都超過了100億元。其中,華泰證券的自營投資收益為138.24億元,中金公司、海通證券分別為122.56億元、107.82億元。
從自營投資收益的絕對值上來看,目前已經公布的年報中,有10家券商的自營投資收益絕對值超過了50億元。除去上述4家收入百億以上的券商,其它入榜的分別是中信建投、國泰君安、廣發證券、招商證券、東方證券和國信證券。
自營投資收益仍然占據券商收入的大頭。以中信證券為例,公司2020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43.83億元,同比增長26.06%;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149.02億元,同比增長21.86%。以178.24億元的自營投資收益規模計算,自營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高達32.77%。
在自營收益率上,Wind數據顯示,中小券商整體收益率水平更加占優。其中,華林證券和紅塔證券的2020年自營收益率水平都超過了10%,分別為11.34%、10.60%。另外,廣發證券、國海證券和興業證券的自營投資收益率都超過9%。
自營規模持續攀升
近年來,券商自營規模一直在持續攀升。Wind數據顯示,2010~2019年,券商自營金融產品投資規模從3374.09億元增加到了32238.33億元,整體增加了近10倍。
2020年全年,券商自營加倉的趨勢仍然沒有放緩。海通國際4月12日發布的研報顯示,2020年權益市場表現較好,固收市場具結構性機會,投資凈收益同比增長18%,權益、債券類投資雙增配。2020年已經發布年報的25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投資凈收益1232億元,同比增長18%。
海通國際分析師孫婷表示,2020年市場雖受疫情影響,但權益市場呈現結構性機會,創業板等指數上漲較多,權益類投資倉位亦有所提升;固收市場仍有一定結構性機會;上市券商權益類及固收類投資均有所增配。2020年25家上市券商自營持倉規模合計2.7萬億元,同比增20%。其中,債券類2.4萬億元,同比增19%,規模占比87%;權益類規模3597億元,同比增長28%,規模占比13%。
從權益規模變動上看,各家券商對于市場的判斷顯然存在較大差異。國泰君安2019年權益規模為359億元,占總持倉比例為18%,但是到了2020年年報,公司披露的權益持倉規模小幅減少2億元,變成了357億元,持倉占比更是降到了13%。
與之相對,中信證券在2020年權益部分實現了較大增倉。2020年末權益持倉為675億元,比2019年的459億元增長了47.06%。
2020年券商增持最多的是恒順醋業,光大證券增持了995萬股,截至2020年底持股數量增至2600.56萬股。
恒順醋業的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二季度,光大證券成為公司第四大流通股股東。到了2020年底,光大證券已經躋身公司第二大流通股股東。
新能源汽車概念股贏合科技獲得中信證券和招商證券雙雙增持。不過,贏合科技2021年內股價表現不佳,從年初最高的33塊錢左右,快速下跌至16元左右,幾近腰斬。
年報顯示,中信證券除了增持贏合科技371.03萬股,還大手筆買入太平鳥,并且成為該股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去年四季度末,中信證券位列太平鳥第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數量為400萬股,而三季度末太平鳥第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數量為278萬股。
大券商普遍倉位分散,一些小券商則重倉“押注”單只個股。比如,華林證券2019年就持有無錫銀行7345萬股,到了2020年底,這一倉位紋絲不動,在持倉的一年中,無錫銀行為華林證券創造了4040.05萬元的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