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債市中長期機遇 券商加大布局固收業務
近期,債券市場熱度不減,多家券商在固定收益業務上加大布局。多位券商負責人表示,面對資管行業的快速變革和市場的激烈競爭,其資管團隊積極探索轉型方向,以小集合為切入點在主動管理業務領域深耕發力,穩步夯實主動管理基礎,積極尋求跨越式發展。
固收業務成最賺錢部門
“固定收益業務已經成為我們最賺錢的部門。”一位券商自營負責人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
近年來,多家券商開始主動在固收業務上發力。國元證券固定收益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一,公司從大類資產判斷出發,加強了在固收業務領域的資本金投入,戰略層面尋求準確把握債券市場的趨勢性機會;其二,公司在資產配置上聚焦優質城投債、金融債和利率債等品種,資產質量優良,保障了收益的穩定性;其三,公司持續加強投研和交易能力建設,通過準確的市場判斷,在收益率低點和高點靈活調節倉位水平和久期,提升了整體收益;其四,公司還積極布局固收創新業務和客需業務,推動業務轉型,在資產收益走低的環境下,持續獲取超額收益。
某華東券商資管負責人也表示,在固收投資端,其資管團隊搭建了成熟的投研團隊,同時建立了一整套科學完善的風險管理和控制體系,包括構建標準債券池、建立科學嚴格的評估體系等。在產品端,公司形成了全面的產品矩陣,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固定收益類產品。
該負責人進一步稱,在注重發展的同時,公司資管團隊把規避風險和為客戶增厚收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投資過程中,尤其注重對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的防控。在防范市場風險上,通過對期限錯配的謹慎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風險,并獲取一定的騎乘收益。針對信用風險,秉持嚴控信用風險的思路,精選各行業優質主體,挖掘信用價值,同時規避尾部風險,以提高投資的穩健性。
“今年以來,公司積極布局優質產業債、金融債、國債期貨、債券ETF等多策略方向的研究及投資機會挖掘,加大產業研究,如金融、煤炭、鋼鐵等重點行業,關注地產行業狀況,在信用利差大幅收縮的背景下尋找各類投資機會。同時,進行一二級債券價差挖掘,以期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固定收益類產品選擇。”該負責人說。
券商參與債券市場優勢頗多
事實上,券商從事債券市場投資具有投資范圍廣泛、衍生品工具豐富、杠桿倍數高、業務協同能力強等優勢。
國元證券固定收益部相關負責人認為:首先,投資范圍方面,券商通常可以投資全品種,相比于部分資金不能出省的銀行只能投資利率債,券商投資的品種可以擴大到信用債;同時,除了普通債以外,券商也可以投資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等風險資本占用較高的特殊品種,投資范圍較為廣泛。其次,在投資交易工具方面,券商除了投資現券以外,還可以利用債券借貸、國債期貨、利率互換等交易工具,用于自身風險管理或風險中性策略,盈利手段更為多樣化。最后,相比于產品戶,券商自營杠桿優勢更為充分,部分頭部券商自營杠桿可以高達4倍到5倍,能夠更為充分地獲取套息收益。
還有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券商資管在投研能力、業務協同能力等方面優勢明顯。
投研能力方面,由于長期深耕資本市場,券商在固收及權益類等各類資本市場資產投資領域均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券商一般都有相對完整的投研團隊,有充足的投研人才和專業能力在債券市場精耕細作,對整個經濟形勢和利率的把握更及時、更準確,能夠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投資者的超額收益,而且券商資管投研團隊人均管理規模相對銀行較低,對債券投資的管理精細程度相對更高。”上述業務負責人說。
業務協同能力方面,該負責人表示,券商全牌照經營,投融資兩端均可對接,可利用豐富的牌照優勢,實現不同業務線之間的資源整合。
“在債券發行過程中,券商往往參與度比較高,對企業的基本面了解更深入,也有利于更好地進行投資風險控制。”該負責人補充道。
看好債券市場后續表現
關于后續債券市場的表現,多位市場人士分析,盡管短期內債券市場可能維持較強的表現,但中期來看市場將逐步回歸震蕩,長期內債券牛市的趨勢尚未改變,仍需關注政策動向和經濟基本面的變化。
在國元證券固定收益部相關負責人看來,短期而言,在銀行凈息差持續收窄、風險偏好低迷的情況下,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放松空間,債券可能仍會維持較強表現。中期來看,債券市場預計將從收益單邊下行逐步回歸震蕩區間,隨著財政和產業政策密集出臺,經濟企穩回升預期逐步增強,這將制約長端收益持續下行。同時,二三季度供給回升也有助于緩解目前“資產荒”的局面,債券收益率或將回歸震蕩。
“在這樣的背景下,從長期視角看,我們認為國內利率中期下行的態勢仍未結束,債券牛市仍將持續。我們認為全年利率有望維持前高后低震蕩下行的狀態,也需要注意地產政策寬松和政策意圖的影響,但整體風險不是很大。”該負責人說。
國聯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李清荷表示,當前基本面對債市整體友好,風險不大,但下行空間打開還需要有進一步的寬松貨幣政策來推動,預計三季度會有一次降準,四季度會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