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費機構擴至21家 公募費率改革進行時
自7月8日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等19家頭部公募機構集體宣布降低基金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后,7月14日、7月15日天弘基金、國投瑞銀基金也宣布加入公募降費隊伍。
根據相關研報測算,管理費和托管費全面調降將帶來每年約百億元的管理費下降(預計約35%為尾隨傭金)和約15億元的托管費下降。此次降費改革將促進公募基金行業與投資者利益協調一致,更好地吸引養老金、保險資金、理財資金等長期資金配置權益資產,同時加速行業向“買方投顧”轉型。
公募降費機構已有21家
自7月8日證監會發布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安排以來,當日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中歐基金、富國基金、匯添富基金等19家頭部公募機構集體宣布,將公司旗下部分存量基金產品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調降至1.2%/年、每年0.2%/年以下。
天弘基金、國投瑞銀基金也分別于7月14日、7月15日宣布加入基金降費隊伍,并且發布了關于旗下部分基金調低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并相應修訂基金合同、托管協議等法律文件的公告,調整后的費率自7月17日起生效。加上此前宣布降費的公募機構,目前參與此輪基金降費的公募機構已有21家。
從此次參與降費的基金產品來看,天弘基金旗下共有16只主動權益類基金管理費率由1.5%/年調降至1.2%/年;托管費率調降至0.2%/年的基金產品共計19只,其中還包括一只FOF產品天弘養老2035三年。
而此次國投瑞銀基金旗下共有4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宣布降低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其中也包括了知名基金經理施成管理的國投瑞銀新能源混合、國投瑞銀產業趨勢混合、國投瑞銀先進制造混合、國投瑞銀進寶靈活配置混合等全部7只基金。
此外,7月8日宣布降費的匯添富基金,還于7月12日、7月14日補充公示,將正在發行中的匯添富遠景成長一年持有混合的管理費率由1.50%/年調低為1.20%/年、托管費率由0.25%/年調低為0.20%/年,將匯添富穩健增長混合、添富盈潤混合、匯添富核心優勢三個月混合FOF3只基金的托管費率由0.25%/年調低為0.20%/年。
全鏈條費率改革
對于此次公募降費給市場中各方參與者帶來的影響,多家券商機構紛紛在研報中進行測算。
華泰證券研報認為,根據Wind統計,目前主動權益基金中管理費率超1.2%、托管費超0.2%的數量占比分別達94%、87%,全面調降后將帶來約百億元/年的管理費收入下降(預計約35%為尾傭)和約15億元/年的托管費下降,直接讓利投資者,預計2025年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費率將較2022年下降約26%。
此外,由于本次公募基金費率改革除公募基金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外,還將涉及證券交易傭金費率、銷售環節收費、費率披露機制等其他環節,中金基金研報就公募基金整體產業鏈收入分配方面進行了全盤測算。
“假設認申購費率及贖回費率、銷售服務費率所有基金產品均打8折,管理費率及托管費率權益產品打8折(即降至1.2%、0.2%監管標準),公募交易傭金打8折,公募基金整體產業鏈預計釋放逾500億元讓利投資者,占公募產業鏈收入的16%。按環節分配,認購及贖回、管理費分別占比近四成,交易、托管、銷售服務費分別為9%、7%、7%。按機構分配,基金公司讓利最大,占比45%,銀行、券商、三方分別為27%、14%、13%。相比調降前,券商、三方、銀行、基金各自基金相關收入降幅為20%、18%、17%、15%。”中金基金研報顯示。
向“買方投顧”加速轉型
國海證券研報認為,本輪費率雙降代表了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的正式落地。基金公司方面,費率下調增加了對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要求,在降低管理費用的同時保持良好的業績表現;投資者方面,費率下調可以降低投資者的投資成本從而提高投資回報率;基金代銷渠道方面,降費后代銷渠道可能會面臨一定的競爭壓力,需要在費率降低的情況下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來吸引客戶。
“基金公司經營成本相對固定,隨著管理規模不斷增長,規模效應促使基金運營的邊際成本不斷下降,為降低基金費率提供了條件。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降低,將推動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及中長期資金通過公募基金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并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提供穩定的流動性,長期來看將進一步促進權益類基金發展,推動行業實現‘總量提升、結構優化’,推動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國海證券研報認為。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基于對海外市場財富管理行業的深度研究認為,公募基金費率改革有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于2022年11月正式啟動實施,目前基金行業長期資金占比仍然較低。此次降費改革促進公募基金行業與投資者利益協調一致,更好地吸引養老金、保險資金、理財資金等長期資金配置權益資產,同時推動行業向“買方投顧”加速轉型。